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1-12高一下·江西吉安·期末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

材料二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哪几个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原因。
(3)分析材料二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4)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
11-12高一下·甘肃天水·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表示人口数量变动状况(迁移差额率正值表示人口迁入),据此完成题。

1.图中丙点表示的人口变动状况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
B.人口减少
C.变动较大
D.基本不变
2.能正确反映西亚地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3.能正确反映目前伦敦市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3 . 读下表,判断下面小题。

表:2010年四个省份地理数据统计情况



1.①、②、③、④四个省份对应正确的是
A.①浙江、②河南、③青海、④海南B.①河南、②浙江、③海南、④青海
C.①浙江、②海南、③青海、④河南D.①海南、②浙江、③青海、④河南
2.下列关于四个省的说法不正确的
A.①省份人口年增长率大主要是外来人口迁入造成
B.②省份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③省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D.四个省份中①省份老龄化程度最重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名校
4 . 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最少的是
A.2003年B.2006年C.2009年D.2012年
2.该城市人口变动将导致
A.老龄化的进程延缓B.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
C.平均预期寿命缩短D.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
3.该城市是
A.武汉B.重庆C.上海D.西安

5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回答下列各题。

1.下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中,最可能分别表示贵州和上海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2.近年来,我国某省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大下降,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B.技术人才外流
C.水资源匮乏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2015-02-10更新 | 3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武汉市城区略图。

材料二 下面两图分别示意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

材料三 下图为主要人口迁出省区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


(1)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特点。
(3)分析四川比浙江迁入武汉人口多的原因。
7 . 下面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2013年人口年龄构成”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所在州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A市,原因是该市
①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        ②沿海地区地势较低,交通便利
③位于海湾内部,且受沿岸暖流影响    ④较少遭受飓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对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B.该地服役军人多
C.该地女性人口出生率低且大量迁出D.夏季到该地旅游度假人数多
3.该国是一个重要的茶叶进口国。图中所示乙地非常适合种植茶树。然而,采茶业却并未成为该地的农业生产部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现代科技B.劳动力C.交通D.市场
2013·湖南郴州·二模
8 .        基于粤、苏、贵、桂四省级行政区域1990年的老年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省际人口迁移、经济发展水平,专家预测了2050年这四个省级行政区域老年人口比重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图中变化趋势的最主要直接因素是(  )
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省际人口迁移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今后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   
①城镇 ②农村 ③发达省份 ④欠发达省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