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某市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市迁入人口(       
A.性别比例比较平衡     B.以技术型人才为主   C.年龄结构比较平衡   D.以青壮年劳动人口为主
2.据图推测,该市(       
A.轻工业、服务业比较发达B.重工业、高技术产业发达
C.农林业、水产业比较发达     D.采矿业、建筑业比较发达
3.迁入人口对该市产生的影响是(       
缓解该市就业紧张局面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增加消费需求,活跃市场给城市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大量人员返乡使很多城市进入了“空城模式”,部分城市甚至“空城率”超过5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春节期间,最易进入“空城模式”的地区是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2.上述材料中,大量人员返乡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B.自然C.政治D.社会文化
3 . 读我国A市两幅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人口的迁入,不会对A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
D.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①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该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人口2300多万。“大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倡导的人口计划:即澳大利亚若按现有速度持续接收移民,澳大利亚人口有望在2050年前增长至3500万。继任总理吉拉德反对该人口计划。

材料二:图为澳大利亚示意图。图示中的达尔文野生水稻生长周期需要4个月。



(1)简析野生稻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从地理角度,推测陆克文和吉拉德总理对“大澳大利亚”人口计划持不同态度的理由。
(3)墨累——达令盆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请说明该国政府的解决措施;该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它的优点有哪些?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2)大量外来人口对 “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6 . 榨菜、方便面、火腿肠是流动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如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  )
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
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
2.该数据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  )
①缓解西南地区土地压力      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
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  ④缓解西南地区人口老龄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2000~2010年新疆人口重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南疆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力度加大
B.北疆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
C.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
D.北疆地区矿产资源优势更显著
2.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加快北疆城市化进程
B.北疆地区就业困难
C.南疆土地荒漠化加剧
D.南疆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2017-03-24更新 | 363次组卷 | 5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8 . 我国按区域经济状况,可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地区。下表为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情况(单位:万人)。读表回答下题。
流入地区
流出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北地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
79.7
44.4
106.3
中部地区
1615
-------
26.4
145.7
东北地区
106.8
5.9
------
26.2
西部地区
1026.2
84.6
26.8
------

1.下列关于该年人口净流入量为正数的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能源基地
B.水能资源丰富
C.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入地
D.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能源地
2.四大地区中,该年相互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少的两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我国棉花的主产区
B.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
C.水能丰富的地区
D.西电东送的输出地
3.形成区际人口流动主流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且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B.东部地区人口比中、西部地区稀疏
C.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D.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开发吸引大量劳动
2017-02-17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赣州十三县(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9 . 我国按区域经济状况,可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地区。下表为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情况(单位:万人)。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年人口净流入量为正数的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能源基地B.水能资源丰富
C.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入地D.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能源地
2.四大地区中,该年相互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少的两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我国棉花的主产区B.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
C.水能丰富的地区D.西电东送的输出地
3.形成区际人口流动主流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且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B.东部地区人口比中、西部地区稀疏
C.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D.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开发吸引大量劳动
10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监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330万流动人口,最终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如下:

材料二 分户口性质流动人口在各行业就业比例(%)及收入(元)分布图。

材料三 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材料四 监测显示,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

(1)结合材料一、三、四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可判断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                            等行业。
(3)评价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2016-12-13更新 | 1520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