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4 道试题
1 . 城市不同功能区发展程度的差异,可以通过功能区人口迁移结构反映出来,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在某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A.商业区B.住宅区
C.工业区D.行政区
2.该功能区内最迫切需要增加的功能配套是(  )
A.养老院B.医院
C.职业学校D.小学
2016-11-26更新 | 665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 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1)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杭州是该地区的重要城市。下图为“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2)读上图, 描述图中杭州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
(3)上图显示,杭州在1964年(二普)之前和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分别说明其直接原因。

江南水乡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下图为江南水乡景观图。



(4)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上述景观的形成原因。

3 . 新疆全区的环境承载力为16人/平方千米,目前其人口密度为13人/平方千米。右图是我国各省人口迁入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新疆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A.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B.地处内陆,水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C.地理环境“干、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D.虽然是人口迁入的地区,但环境承载力仍小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疆是西部人口迁入最多的省区,主要是由城市化推进引起的
B.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改革开放前,人口总是自觉的从东部移向西部
D.改革开放以来,民工的输入地主要是上海、广东、四川等地
4 . 表下杭州(1981年全市人口为525万)和武汉(1981年全市人口为590万)1981年至2000年城市人口(单位:万人)增长状况,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1.两城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杭州1981~1990B.武汉1981~1990
C.杭州1991~2000D.武汉1991~2000
2.据表可以看出,1981年至2000年两城市
A.中心区人口持续减少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下降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郊区城市化明显
2016-12-12更新 | 10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   全国妇联2013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 100多万。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当地有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我国四川、
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江西的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52%,留守儿童数量排在前十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江苏。
材料二   下因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最可能去什么地方打工?为什么?
(2)2010年到2011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该趋势的形成原因。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中西部家乡,你认为当地应如何吸纳这些劳动力?
6 .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
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
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
④贵州人口净减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
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2016-11-27更新 | 960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读关于中国人口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按年龄)相等的部分,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国家
日本
巴西
瑞典
尼日
利亚
中国
韩国
世界
平均年龄
中位数
44.6
28.9
41.7
15.2
35.2
37.9
28.4

(1)材料一反映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其原因。
8 . 沪宁杭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相结合的现代化高速交通网,深刻影响长三角人们的置业、工作和生活方式,据此完成问题。
1.南京、杭州的大学毕业生到上海参加招聘会,选择沪宁杭“城际化铁路”运输方式,主要是为了
A.不受天气影响B.降低运费C.机动性好D.节省时间
2.沪宁杭地区城际铁路建成通车,会使该地区
A.逆城市化加速B.人口迁移频率下降
C.区域内差异增大D.人口流动量增大
9 .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甲和图乙,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2)据表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地产生什么影响?
2016-11-26更新 | 5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四川省峨眉二中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  )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们移居东南亚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  )
A.从中、西部流向东部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D.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