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生态环境恶化
C.技术人才外流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2.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A.①B.②C.③D.④

2 .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比较川东和川西的人口分布情况。试分析原因
(2)每年都有四川民工大量流出,简述这一现象对当地影响?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你觉得政府应如何安置这些劳动力?

3 .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3%,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32%。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1)图中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并说明变化原因。        
(2)写出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及产生的问题。       
(3)概述人口流动对农村产生的影响。
2017-09-0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左图1982~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出生的男婴数)变化折线图。
中图2010年我国各地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及变化图。
右图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图。

(1)图一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该人口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
(2)根据图二指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并分析此种人口迁移带来的有利影响______。
(3)根据图三描述我国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的区域差异,并分析西藏、贵州、宁夏等省区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较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017-07-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三台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6月)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5 . 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①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②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③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④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①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 ②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③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④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1-2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热身(最后一模)地理试卷
6 . 读关于中国人口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按年龄)相等的部分,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国家
日本
巴西
瑞典
尼日
利亚
中国
韩国
世界
平均年龄
中位数
44.6
28.9
41.7
15.2
35.2
37.9
28.4

(1)材料一反映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其原因。
9-10高三·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7 . 读我国某省区图,回答问题。

(1)图中M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段,该铁路最东段的名称是_______,该铁路西端港口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
(2)图中R河与东部季风区河流相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3)80年代中期以来,图示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016-11-18更新 | 12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四川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摸底考试地理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局部略图(甲)和南美洲的阿根廷略图(乙)。


材料二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800多万人。澳大利亚十分重视提高畜牧业的科研水平,对畜牧业的科研给予较高的资金投入。


(1)比较图甲中A地区和图乙中B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点的异同。
(2)分析甲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指出上述两区域间近年来人口迁移方向,并说明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如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___。
(3)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的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10 . 下图为某国2010--2012年城区、郊区和远郊区的人口变动原因统计图(正值表示迁入,负值表示迁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是
A.美国B.俄罗斯C.巴西D.沙特阿拉伯
2.该国
A.城区人口减少导致城市衰退
B.逆城市化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C.城区自然增长高的原因为人口多
D.自然环境导致远郊区国际迁移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