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西亚文明与印度文明就有频繁的交流互融。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的一些产油国经济发展较快,生活富足,吸引了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大量劳工前来打工谋生。这些产油国的政府也希望通过吸引外来人口缓解国内劳动力短缺问题。图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

(1)结合推拉理论,说明西亚产油国吸引外籍工人的拉力因素。
(2)印度是西亚产油国外籍工人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分析其原因。
(3)简述外籍工人迁入对西亚产油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村人口流动指数说明了区域农村人口流动的特征,指数为负值表示农村人口流出大于流入,流动亏损;数值越大,流出人口越多。随着农村人口流动,一些农村出现以“人走屋空”、“耕地撂荒”为代表的“农村空心化”现象。下图为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指数分布图。

(1)概括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指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说明“农村空心化”现象对农村的不利影响。
(3)从政府的角度,为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提出可行措施。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总体看东北三省户籍人口10346万人,较十年前减少约446万人;常住人口9851万人,较十年前减少约1100万人。黑龙江、吉林、辽宁常住人口分别减少约646万、338万、116万,下降比例分别为16.87%12.31%2.64%,下降幅度高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四位。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储备基地,东北人口流失带来的乡村空心化等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图1示意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变化趋势。

材料二:美国明尼苏达州乡村人口都经历了由扩张到收缩的变化过程,在不同阶段出现了乡村空心化严重、人居环境破败等现象。自1990年以来,明尼苏达州通过“村村合作”“城乡互联”等策略吸引众多城市居民前来旅游、定居。图2为美国明尼苏达州乡村发展历程。

(1)分析人口流失给东北地区乡村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2)分析1960~1990年美国明尼苏达州人口迅速外流的原因。
(3)说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发展历程对于我国东北地区乡村振兴的启示。
2024-04-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技能劳动力是指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关键人员。我国地大物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促进了高技能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并因此对各地产生不同的影响。图为我国高技能劳动力省际迁移图。

(1)说明高技能劳动力省际迁移的特征。
(2)分析高技能劳动力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3)解释珠三角地区高技能劳动力迁入量最大的社会经济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美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美国东北五大湖地区开发历史较早,是美国传统工业基地,重工业发达。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传统工业纷纷衰落,工厂被废弃布满铁锈,被称为铁锈地带。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口由东北向有新资源、新工业的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迁移。

材料三:乙地是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的第一大城市,美国第四大城市,人口230多万,其中65岁以上人口超过8%。该地外来人口增长快,城市发展迅速,物价较低,是美国和世界上最大、最有名气的医学中心之一。

(1)甲地是美国著名的科技中心,聚集了美国三分之一的高科技公司,简述美国高科技公司在甲地集聚的好处。
(2)简析丙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3)简析乙地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6 .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是欧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2022年人口约552万,人口净迁入约1.4万。芬兰森林覆盖率高,其传统民居建筑多为木质小屋,屋顶坡度较大。图1示意芬兰部分地理概况,图2示意芬兰某地木质小屋。完成下面小题

1.芬兰的人口和城镇集中分布区主要位于(     
A.西部沿岸地区B.南部沿海地区C.北部丘陵地区D.中部平原地区
2.芬兰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温和B.政治稳定C.经济发达D.水源充足
3.芬兰传统民居多为木质结构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取材方便B.结实耐用C.保温效果好D.防震防潮

7 .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中国某市2021年户籍人口约278.6万,常住人口约1053.7万,工业就业人员约454.0万。2022年该市户籍人口增长13.8万,常住人口减少10.1万。图示意该市2021年常住非户籍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位于(     
A.广东省B.山东省C.江苏省D.陕西省
2.2022年,该市(     
A.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4.72%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最高D.城镇化水平较低
3.若该市未来10年持续2021—2022年的人口变化趋势,则该市(     
A.人口性别比失衡B.部分企业用工不足
C.小幼学生数增多D.人口合理容变小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23年春运215日结束,以春节为界,节前15天,节后25天,共40天,全社会人员流动量约47.33亿人次。其中,营业性客运量约15.95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50.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3.5%。节前,以探亲流、旅游流为主,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发客流相对集中;节后,以返程流、务工流、学生流为主,成渝、东北、湖南、湖北等地区出发客流相对集中。近年来,“反向春运”比例不断升高。“反向春运”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产生的“春运”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节前出发客流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南方地区的原因是(     
A.气候温暖,来此避寒人数增加B.环境优美,吸引大量老年人
C.经济发展较快,外来人口较多D.侨乡众多,海外游客迅猛增加
2.春运结束前,北京出现流入人口小高峰,最可能是(     
A.外来务工人员B.外来经商人员
C.错峰旅游的老年人D.外来求学的学生
3.“反向春运”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改变②大部分老年人收入很高③部分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④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24-03-07更新 | 958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与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业人口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异地城镇化不同,就近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迁移到户籍登记地所在省份的城镇就业和居住的城镇化过程。如图示意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甲和乙的就近城镇化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     
A.工业基础雄厚B.自然环境优越C.经济快速发展D.对外开放较早
2.相比城市群甲,城市群乙(     
A.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小B.核心城市人口吸引力较弱
C.应加快中小城镇发展速度D.应鼓励农业人口跨省迁移

10 . 据统计,我国人户分离(是指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已由2010年的2.61亿上升到2020年的5.04亿。2010年北京市近四成人口存在人户分离,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拆迁改造。下表为2010年北京市内人户分离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

合计

区县内

跨区县

人数/人

百分比/%

人数/人

百分比/%

人数/人

百分比/%

首都功能核心区

332190

9.62

118019

7.46

214171

11.45

城市功能拓展区

1778163

51.48

793771

50.16

984392

52.61

城市发展新区

1070954

31.01

448180

28.32

622774

33.28

生态涵养发展区

272448

7.89

222604

14.06

49844

2.66

总计

3453755

100.00

1582574

100.00

1871181

100.00

1.2010年,北京市内人口的主要流入区和主导因素分别是(     
A.生态涵养发展区   生态保护B.首都功能核心区   职能疏解
C.城市发展新区   历史文化D.城市功能拓展区   城市规划
2.从全国来看,当前我国人户分离的根本原因是(     
A.区域发展不平衡B.国家政策支持C.户籍制度较宽松D.城镇化速度快
2024-03-05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翔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