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下图是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以县为单位)个数占比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0年中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高于西部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A.位置B.资源C.技术D.经济
2.影响2011年—2016年东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快速增长B.产业转型升级
C.经济发展滞后D.交通条件完善
3.根据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的变化,推测对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耕地资源压力减轻B.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C.环境问题得以根治D.经济逐渐失去活力
2019-07-08更新 | 497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2 .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知下列影响迁入人口规模大小因素中影响最小的是
A.工资水平B.房价
C.空间距离D.教育资源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区是
A.北京B.上海
C.广东D.安徽
3.对西藏当前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   
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   
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   
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
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
3 . 阅读下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入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20世纪九十年代以,依托港口,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

材料二: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的工业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


(1)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
(2)简述麻涌建设外向型工业新城的优势条件。
(3)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4)简述东莞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4 . 下表为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前五位省区的排序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分别为
A.北京、上海、广州B.广州、上海、北京
C.上海、广州、北京D.北京、广州、上海
2.近年来,上述省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口回流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省区
A.产业结构调整B.生育政策的变化
C.生态环境优良D.农业专业化发展
2019-05-25更新 | 263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B.由欧洲沿海向内陆地区
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2.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
A.由亚洲迁往欧洲B.由非洲迁往欧洲
C.由北美迁往欧洲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
2018-12-19更新 | 256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下图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流向(占总量比重),读下面的图和表,完成问题。

⑴ 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⑵ 据表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其主要原因。
⑶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7 . 阅读材料和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

比较特征

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
个人情况文化特征家庭背景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多子女家庭初中及以上为主、独生子女或两孩家庭
就业情况打工主要目的,工作期望,劳动供给决策为家庭,求生存,能挣到比种田多的钱即可,绝对收入比较为自己,追求生活质量,向往体面或接近市民的工作,相对剥削感较强
城市适应性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外界的联系生活方式较弱,多以同乡为主要交往对象,以口信、书信为主,信息量少,频率低,速度慢,与传统农民接近较强,向往城市生活,渴望融入城市,以电话、网络为主信息量大,频率高,速度快,与现代市民接近

材料二 据统计2000年上海外来总人口排名前10位中,安徽排名第一,占外来人口总量的32.2%,但 2010年安徽流入上海的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占上海外来总人口的29%。

材料三 据《新闻纵横》报道,到2014年10月,长三角不足21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十年间,人口从8 000万涨到了1.2亿。


(1)据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首要动因的异同点。
(2)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市化的影响。
(3)简要分析长三角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4)分析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中安徽籍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中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B.天津市C.重庆市D.上海市
2018-06-09更新 | 12208次组卷 | 88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9 .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1997—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面四幅图中,符合该省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
B.
C.
D.
2.有关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省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水平低
B.该省净迁入率变化的原因是自然增长率下降
C.净迁入率的变化导致该省出现大量失业人口
D.净迁入率的变化加快了该省人口老龄化速度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信息,安徽在近年来户籍人口中到省外务工人数日益增加,外出务工人口占户籍人口比例约13.3%。目的地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



(1)结合材料分析安徽成为劳务大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出人口主要迁移方向并分析其原因及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3)分析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