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卡塔尔地处波斯湾沿岸,大部分地区为覆盖沙土的荒漠,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国内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凭借每年大量的资源出口,其人均GDP 常年都保持在世界前列。卡塔尔的海水淡化技术等少数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卡塔尔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2022年总人口约288万人,其中卡塔尔籍公民仅40万人,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图右)。2022年11月20日-12月18日,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据统计期间约有120万外国球迷到现场观赛,对当地影响空前。

        

(1)分析卡塔尔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2)试说明卡塔尔外籍人口主要来源国的共同特征。
(3)分析世界杯期间大量球迷涌入对卡塔尔的影响。
2024-03-27更新 | 731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指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5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5年,该地区人地关系明显趋于紧张的是海拔(     
A.2500米以上地带B.1900—2500米地带C.1300—1900米地带D.1300米以下地带
2.2000—2005年,该地区海拔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2023-10-07更新 | 636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新疆哈密地区二中高一下期中考试地理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AB线西北部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6%,东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3%,却集聚了全国94%的人口。图2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


(1)据图文材料,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征。
(2)说明图1中AB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的人文原因。
(3)图2中四川省一直为人口迁出地,请评价人口大量迁出对四川省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3-03-2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为“三亚市常住外来人口迁移原因构成情况图”。


   

材料二:三亚市常住外来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况表(单位:%)

学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
合计14.2546.9319.179.1110.320.22
(1)根据材料一,三亚市常住外来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因素。
(2)根据材料二,三亚市常住外来人口文化素质较________,据此推测三亚市常住外来人口主要从事的职业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等。
(3)三亚市人口流入最多的季节是________(夏季/冬季),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简述人口迁移对三亚市发展的主要影响。
5 .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1)说明该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在主要流向特点?
(2)说明该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在主要流动原因?
(3)说明该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带来的影响?
2023-04-29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口已超14.1亿人,其中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

材料二:中国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1850~2050年英国和中国城镇化进程图。

年份七普(2020)六普(2010)五普(2000)四普(1990)三普(1982)二普(1964)一普(1953)
城镇化率63.89%49.68%36.09%26.23%20.60%18.40%13.26%


(1)根据材料一,简析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推测城镇化率快速提高过程中人口流动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利不利)
(3)根据材料二,比较英国和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2022-07-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广东省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其中Ⅰ、Ⅱ是影响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区人地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②气候变化③农业技术④基础设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Ⅰ阶段农村地区的特征最有可能表现为(     
A.人口流失比较严重B.经济发展迅速C.农民返乡意愿强烈D.人地矛盾加剧
3.促使Ⅱ阶段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关键原因包括(     
①户籍制度调整②农民收入提高③生态环境转好④人口大量迁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3-01-05更新 | 1234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热播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海固人民在国家政策的号召支持下,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平原灌溉区,进行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西海固”是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和固原的简称,1972年该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2020年随着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材料二图为宁夏国家级贫困县分布示意图。

(1)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原因。
(2)分析宁夏北部地区吸引“生态移民”迁入所具备的条件。
(3)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人口流动背后的驱动因素,一是收入差距等经济因素,二是人口管理政策。当前东部沿海地区仍是我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地区,但是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在采取“控人”政策﹐导致人口增幅减小;安徽、陕西在采取大规模“抢人”政策,且效果非常明显,成为人口净流入的“大黑马”。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人口流动分布(单位;万人)示意图。

(1)说明人口大量迁入给迁入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2)简述安徽、陕西成为人口净流入“大黑马”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3)分析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增幅逐渐减小的原因。
2022-01-18更新 | 1547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铁路春运大数据显示“反向春运”成为新热潮.“反向春运”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产生的“春运”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反向春运”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改变B.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C.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D.赡养老人负担减轻
2.“反向春运”给子女工作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环境负担加重B.拉动春节旅游消费C.房租价格上涨D.加剧节假日用工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