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我国2010年-2020年各省市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省份常住人口上升
B.西部省份常住人口下降
C.广东省常住人口上升最快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高
D.常住人口减少可能会加剧当地的老龄化现象
2022-01-30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铁路春运大数据显示“反向春运”成为新热潮.“反向春运”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产生的“春运”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反向春运”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改变B.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C.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D.赡养老人负担减轻
2.“反向春运”给子女工作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环境负担加重B.拉动春节旅游消费C.房租价格上涨D.加剧节假日用工荒

3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①人口老龄化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 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①平均结婚年龄降低 ②性别比失调 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④抚养孩子成本增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11-11更新 | 256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浙江X村是一个拥有40多户人家的自然村,房屋依山而建,多为黄泥墙、木头窗的土胚房。20世纪90年代,不少村民离开X村迁往周围城市,秀美山村一度成为“空心村”。随着2014年X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当地政府组织修缮、改造原先闲置破损的房屋,村貌焕然一新,现已成为“城里人的第二居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90年代,村民迁出主要是由于X村与周围城市(     
A.出现区域产业分工B.信息通讯条件改善C.环境质量差异增大D.收入水平差距扩大
2.X村“村貌焕然一新”主要得益于(     
A.木材加工业的复苏B.乡村旅游业的兴起
C.现代农业基地的建立D.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
3.X村在改造闲置破损房屋时仍保留黄泥土胚房风貌,是为了(     
A.节省修缮成本B.减少生态破坏C.维持景观和谐D.改善居住条件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年中,老年人在原居住地和养老地之间“钟摆式”来回移动,称为“候鸟”养老。候鸟老人整体经济水平较高,能刺激养老地经济发展,同时也造成冷热明显的半年经济现象。近年来,“候鸟”养老形式在中国悄然兴起。每年入秋后,数十万来自东北、北京等北方地区的老人涌入海南岛,使其逐渐成为重要的冬季养老地。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

(1)海南岛吸引候鸟老人的原因有哪些?
(2)推测候鸟老人在海南岛养老会选择哪个城市,为什么?
(3)分析冷热明显的半年经济现象对海南岛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

6 . 2020年,有28万余人将户口迁入浙江,其中来自安徽、江西的分别高达17%、11.3%。完成下面小题。

1.浙江流动人口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优越B.平原广阔,农业发达C.社会经济发达D.海湾地区,交通便利
2.迁入浙江人口中来自安徽、江西的人口占比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达B.自然环境C.产业政策D.空间距离
3.该现象对安徽、江西等省区农村的影响是(     
A.有利农业规模化经营B.有利优质耕地保护C.制约农业劳动力转出D.阻碍商品农业发展

7 . 近年,不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流返乡,带回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进近年人口回流的主要因素是(     
①户籍制度             ②惠农政策
③婚姻家庭             ④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人口回流(     
①增大就业压力             ②增加土地撂荒
③缓解农村“空心化”       ④助推乡村振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15年9月25日,国际足联确定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举办时间,比赛首次放在冬天举行,时间从11月21日到12月18日,持续28天。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选择在冬季举办的原因是该季节(     )
A.气候温湿B.气候湿热C.气候干凉D.气候干热
2.卡塔尔本国居民为阿拉伯人,人口总数超过200万,其中外籍人口数约占人口总数的84%,推动人口向该国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B.个人收入C.宗教信仰D.教育水平

9 . “棒棒工”是对重庆市一个特定劳动群体的称呼。他们爬坡上坎,以棍棒、绳索为劳动工具,帮人搬运货物,为千家万户提供便利。下图为1960——2020年重庆市棒棒工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变化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早期影响重庆市棒棒工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植被
2.造成2000年以来重庆市“棒棒工”从业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A.农村人口数量减少B.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C.城市人口老龄化D.城市交通运输的改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