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郸城县地处黄淮海平原腹地,隶属河南省周口市,面积1471km2,曾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也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棉花生产百强县和食品加工强县。而如今,该县的农业却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下图示意郸城县抽样农户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及其与全国的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郸城县抽样农户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与全国差异较大的原因为(     
A.农村污染十分严重B.大量人口迁入城市
C.非农占地急剧扩大D.出生人口大量减少
2.郸城县农户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将导致(     
A.小农经济模式消失B.粮食总产量下降
C.农业技术推广迅速D.机械化水平提升
3.针对目前郸城县农户常住人口年龄结构,政府应该(     
A.推进农地流转B.完善农田设施C.高价收购粮食D.实施退耕还林
2024-02-29更新 | 41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一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

(1)试比较川东地区和川西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2)每年都有大量四川民工流出,主要流往何地?为什么?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你觉得政府应如何安置这些劳动力?
2024-04-10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微专题50综合题答题指导05对比分析类-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下表为绿色发展维度及衡量指标。

维度衡量指标(指标属性:+为正相关-为负相关)
绿色生产农药使用强度(-)、化肥使用强度(-)、灌溉系数(+)、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使用强度(-)
绿色生活农村用电情况(-)、农村住房保障程度(+)、农村医疗保障程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
绿色生态水资源占有量(+)、森林覆盖率(+)、人均造林面积(+)、人均耕地面积(+)

材料二江苏2017年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态空间分布图。

(1)比较苏南、苏北地区绿色生态水平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评价城镇化水平提高对乡村绿色发展带来的影响。
(3)简述从发展绿色生产角度提高苏北地区乡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措施。
2024-01-12更新 | 52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一模地理试卷

4 . 每年春运期间,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大量的人口进出,2017年春运时间为2017年1月13日一2月21日,下图为2017年春节前后武汉的人口流入和流出数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流入人口相比,2017年春运期间武汉市流出人口(     
A.波动较大B.比较平稳C.居高不下D.数量相对较多
2.2017年春运即将结束前,武汉市出现流入人口小高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务工B.经商C.培训D.返校
2024-03-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原名校2022年高三一轮复习检测联考卷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南端(甲图),每年有两次正午出现“立竿无影”现象(乙图),该市某地其中一次出现在6月1日。三亚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天文含义上的四季差异很大。每年冬季有大量的候鸟老人在三亚过冬。丙图示意三亚全年气温变化。


   
(1)估算三亚市某地再次出现“立竿无影”现象的日期,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三亚市四季变化不明显的原因。
(3)比较三亚市冬季和夏季日温差的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简析三亚吸引大量候鸟老人在此过冬的原因。

6 .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0年-2010年及2010年-2020年常住人口年均变化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中各省级行政区在两时间段内常住人口年均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社会文化因素C.经济因素D.自然因素
2.借鉴川、渝、黔三省,黑、吉、辽三省提高常住人口数量的根本措施是(     
A.降低生活消费水平B.降低人口准入门槛
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D.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2022-11-11更新 | 349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

7 . 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发布消息称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个时间比2019年社科院预计人口负增长出现的时间提前了8年。下表为2013-2021年我国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及人口增长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出生人数(万人)死亡人数(万人)人口增长数(万人)
20131640972668
20141687977710
20151655975680
20161786977809
20171723986737
20181523993530
20191465998467
20201200996204
20211062101448

1.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前人口出生一直比较平稳,2018年比2017年突减了200万,最可能的原因是(     
A.年轻人婚育观念的转变B.计划生育政策作用
C.育龄妇女规模下降D.死亡人数明显增多
2.2022年人口出现负增长,比预计的时间提前的原因有(     
①疫情影响,年轻人生育的顾虑增强②人口进入老龄化,死亡人数明显增多
③疫情影响,导致老年人口死亡率提高④人口再生产必然的结果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3.从地方层面来看,广东省自然增长率4.52%,保持人口正增长,而黑龙江、内蒙古等不少省份人口负增长明显,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方人口政策差异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C.经济发展状况D.生育观念的差异

8 . 2021年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户籍总人口943.2万人,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户籍总人口减少5.3万人。研究表明,人口减少这个问题在东北地区相对突出,其中县城、县级市城区以及农村乡镇地区人口收缩的情况表现得比较明显。下表示意2020~2021年哈滨市的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2021年
常住人☐/万人1000.9988.5
户籍城镇人☐/万人528.4526.5
户籍农村人☐/万人420.1416.7
1.推测哈尔滨市常住人口减少最明显的年龄段多分布(     
A.0~15岁B.20~35岁C.45~60岁D.65~80岁
2.与大城市相比,东北地区县城人口收缩较为明显的原因是(     
A.交通条件较好B.基础设施完善
C.经济发展迅速D.就业机会较少
3.为改善农村乡镇地区的人口收缩问题,东北地区需要(     
A.修改户籍制度B.推动乡村振兴
C.增加耕地面积D.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2022-12-16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两大经济区。预计到2030年,两地区将要接纳近3亿人口,其中长三角地区接纳入口将达到2.13亿。近些年,在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下图示意1980~2003年长三角地区各市人口变化情况。下表示意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主要地理事项比较(2020年统计)。

地理事项
地区
耕地资源面积(万km2GDP总量(亿元)高校数量(所)
长三角地区3.25244713.18495
珠三角地区0.6989523.93199
(1)指出1980~2003年长三角地区迁入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安徽省务工人员大量外迁对该省的有利影响。
(3)分析与珠三角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接纳入口数量较多的原因。
2022-07-16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3 人口与地理环境(高频非选择题50题)-【一轮题型·必刷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题型突破训练(全国通用)

10 .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人口密度分布差异大。近年来,河南省人口外迁比较活跃。下图示意河南省某年各市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河南省各市人口密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经济C.地形D.降水
2.下列地区中,从河南省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可能是(     
A.长三角地区B.珠三角地区C.辽中南地区D.成渝地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