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是指在老龄化发展进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现象。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与迁移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图表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时序演化特征与城乡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究时段内,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时空演变特征是(     
①从东部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张②从中西部地区逐渐向东部地区扩张
③总体呈加速发展态势④总体呈减缓发展态势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质量B.经济C.公共服务D.婚姻
3.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最高的直辖市是(     
A.北京B.天津C.上海D.重庆
2022-07-31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湘东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 . 人口重心变化反映了人口分布和迁移的空间变化,下图为1982-2020年我国人口重心变化轨迹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2-2010年,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增长较快的区域是(     
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
2.1982-1990年,我国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环境B.政策C.经济D.交通
3.2010-2020年,我国人口重心变化会(     
A.促进南方地区经济发展B.使北方人口大幅度减少
C.提高全国的城镇化水平D.减少人口的跨省区迁移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涉及上海、江苏、江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长江经济的发展加入了生态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略图。



(1)按四大地区划分,图中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穿越本区东部地区的南北铁路干线是____
(2)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区位因素。
(3)改革开放以来,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人口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近年,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体现了____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贵州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政策,影响迁出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____
(4)若长江上游地区植被遭大规模破坏,会加剧当地____,使甲地区河道____,发生洪劳灾害的可能性____,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022-07-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完成了从人口低流动性的“乡土中国”向高流动性的“迁徙中国”的历史性转变。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为3.76亿人,占总人口的26.6%。下图为2000-2020年我国各地区常住人口增量占比统计图。



(1)推测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特征。
(2)分析2010--2020年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增量占比为负值的原因。
(3)简述华南地区常住人口变化对其工业和服务业的有利影响。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迁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1960~2020年,全球高收入经济体人口净流入规模累计1.4亿人,来自中高、中低、低收入经济体人口的比例分别为26.4%、50.0%、27.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2018年,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经济份额占比分别较1970年变化增长4.4、-3.8、0.6个百分点。在日本城镇化进程中,人口随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从向三极集聚到向一极集聚。下图示意日本三大城市群人口净迁入变化。



(1)从跨国层面和城乡层面,概括国际人口迁移方向的主要特征。
(2)日本人口1973年以前向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三极集聚,1973年之后转为向东京圈一极集聚,试说明原因。
(3)分析人口流入对日本三大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6 . “收缩型城市”是指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人口流失和经济衰退是判断城市收缩的主要指标。中国东北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收缩最为严重,且集中出现了“市区—市辖区”双收缩的现象。读2007年至2016年中国收缩型城市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收缩型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收缩的原因相同B.西南地区个数较多
C.全是资源型城市D.东北地区共有11个
2.长经济带的收缩城市应对“收缩”的有力措施有(     
①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
②趋利避害,打造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
③优先配置主城区公共交通设施
④发展文化旅游业,大量吸引游客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7-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湖南沅水流域是一个山地交错、河网纵横的典型山地流域,当地有“依山型”和“离山型”村落选址,在不同择址条件下,其村落规模,格局等发展存在差异。下图为沅水流域两村落示意图,两村落居民早期主要从事农业活动,目前多以进城务工为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图相比,甲图中村落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水源较足B.地形平坦C.水运便利D.土壤肥沃
2.乙图中,村落需要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A.寒潮B.台风C.滑坡D.海啸
3.与早期相比,目前两村落居民(     
A.文化水平降低B.以游牧为主C.经济收入减少D.流动性增强
2022-07-08更新 | 25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人口分布基尼系数是反应人口分布集中程度的指标,数值分布范围是0~1,其中0表示人口分布均匀,自然环境、政策、生育率、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等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黑河一腾冲线(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显著。下表为我国四大地区2000~2020年人口分布基尼系数。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2000~2020年各区域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

2000年2010年2020年
全国0.7110.7180.735
胡焕庸线两侧东南半壁0.5170.5340.566
西北半壁0.7540.7480.752
四大地区东部0.3650.3980.427
中部0.3020.3050.336
西部0.7730.7650.771
东北0.4490.4590.504
1.相比于东部地区,胡焕庸线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基尼系数,主要影响原因有(     
①城乡经济差距大,人口向城市迁移②农村生育率低,人口增长缓慢
③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向绿洲迁移④国家政策引导,人口向东部迁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北一带人口流失严重,东北三省总流失人口数达到了941万。其原因主要有(     
①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慢②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③人口性别比加大④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7-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沪B.黑、吉C.粤、鄂D.渝、黔
2.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A.向城市群集聚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D.分布更加均衡
2022-07-05更新 | 9995次组卷 | 5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下表为中国2003-2017年全国及东、中、西、年份全国东部东北地区城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统计表(单位: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
2003732011428681133939047
2004795112195716840619633
2005853013581701744909536
2006858814345625847997956
2007904615178749445818084
20081050516701981557728590
200911871190631125063589356
2010129202034911848712011571
2011136372183112793693212599
2012148762315514515779513961
2013164102607916102840814139
2014177822871417297890814848
2015192303096018211967517201
20162067332473191591122819001
20172262836330211341212318461

注:不含西藏、港澳台数据

1.依据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城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上升最快B.中部城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一直上升
C.西部对全国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上升贡献大D.东北生活垃圾处理日能力呈波动上升
2.东北地区生活垃圾日处理量自2008年后就仅高于西部地区的原因是(     
A.东北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B.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C.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D.东北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资金充足
2022-07-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