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人口重心的演变反映着一个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状况。下图是长三角地区行政区划(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示意图及2000~2018年长江三角洲人口重心演变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2000~2018年长江三角洲重心变化特征为(     
A.先快后慢B.向东南方向移动C.快一慢一快D.先向东南后向西
2.据图1推测,2000~201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     
A.江苏省北部人口增长快B.安徽省人口持续减少
C.上海市人口持续增长D.浙江省北部人口增长快
2023-06-21更新 | 24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过往的发展经历来看,四川的“强省会”战略无疑是成功的。一方面,成都晋升为国家中心城市,四川也如愿以偿,获得了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覆盖,与重庆联手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和世界级城市群。另一方面,成都的崛起也带动四川人口快速回流,吸引了全国各地人才入川。成都人才吸引力连续多年领跑新一线城市。

材料二:曾经一段时间,“强省会”战略是很多省份的主要发展战略。但这个发展模式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省会过强后,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对于一些弱势城市实现降维打击,从而将弱势地区城市的人口,资源等吸纳进来,产生复杂多样的影响,具有正反面多重表现,这类现象叫虹吸效应。在过去10年,四川21个市州中,有17个常住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下一步应该要反哺省内兄弟城市发展,才能实现共赢。

(1)简析多个省份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原因。
(2)简析虹吸效应对中小城市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
(3)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阐述四川反哺省内兄弟城市发展的措施。

3 . 家庭户规模是指每个家庭的总人口数量,可以衡量一个区域的人口出生和人口迁移情况。在我国人口出生率整体下降的背景下,家庭户规模发生明显变化(见图),2021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家庭户规模出现短暂性上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家庭户规模的变化,说明我国(     
A.总人口数量加速增长B.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
C.人口迁移规模变小D.出生人口数量明显增多
2.2021年我国家庭户规模短暂性上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区际人口迁移数量减少B.空置房屋的数量明显增加
C.出生人口数量大量增加D.国内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减小
2023-06-19更新 | 910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21讲 人口迁移(练习)-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回流城镇化是指在发达地区务工的农村人口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和购买住房的城镇化过程。1980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均衡,很多中部省份人口东流为沿海城市发展注入活力。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回流城镇化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现象。下图示意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构成情况。


   
(1)我国中部地区回流人口以教育程度相对____(填“较低”或“较高”)、技能____(填“丰富”或“缺乏”)的农村人口为主。
(2)江西省吉安市人口回流的主要方向是由城市到____(填“村镇”或“县城”),因为___
(3)说明近年来人口回流对江西城镇化发展的益处。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1世纪以来,全球跨国移民数量增长迅速,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动力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接收国家,而墨西哥是其最大的移民来源国。下图为美国和墨西哥GDP对比示意图。

   

(1)简述人口跨国流动对全球化的推动作用。
(2)简析墨西哥成为美国最大移民来源国的主要原因。
(3)有人认为墨西哥移民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你是否赞同此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北京西城·模拟预测
6 . 某同学查阅到中国人口相关资料,制作了资料,并查阅了中国 人口年龄结构(左图)和中国人口增长情况(右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为7.37‰; 自然增长率为-0.60‰。

2020年全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

2022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 95.5%、91.6%。从民族人口来看,2020年七普数据显示,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2023年5月5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完善 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有助于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也有助于实现人口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结合材料和中国国情,谈谈你对“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2023-06-04更新 | 437次组卷 | 6卷引用:热搜题 人教版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

7 . 广东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2000-2020年人口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下图示意不同年份广东省人口分布的洛伦兹曲线(某区域人口累积百分比所对应的土地面积累积百分比的点所组成的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20年,广东省人口空间分布(     
①极不均衡②极为均衡③趋向均衡④愈加不均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广东省人口空间演变可能会(     
A.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B.加剧人口稠密区老龄化程度
C.使人口高密度区明显增多D.增加人口稀疏区的就业压力

8 . 常住人口是指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拥有户籍且实际居住的人口,以及没有户籍但实际居住的人口。H市某学校地理小组根据人口统计资料,绘制了1990~2020年该市人口变化图(下图)。在探讨人口变化时,小组成员发现统计资料中的“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均未标示是户籍人口还是常住人口还是其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H市(     
A.人口老龄化较严重B.经济发展水平高
C.位于中国西部地区D.社会抚养负担重
2.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A.净迁移率对应户籍人口B.净迁移率对应常住人口
C.自然增长率对应户籍人口D.自然增长率对应常住人口
2023-05-26更新 | 43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 人口(高频选择题60题)-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必修2)

9 . 水足迹是指某区域人口在一定时期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图是2005—2019年黄河流域不同省区水足迹的影响因素占比分解图。完成下面小题。

      

1.规模效应是水足迹的主要拉动效应。下列能够显著减小黄河流域各省区水足迹的是(     
A.人口效应B.结构效应C.城镇化效应D.技术效应
2.不同省区禀赋效应对水足迹的影响程度差别较大,主要是由于其(     
A.产业结构差别大,水资源配置状况不同B.经济水平差别大,水资源限制程度不同
C.距海远近差别大,防洪风险差异明显D.人口压力差别大,节约用水力度差异大
3.城镇化对水足迹还可起到减小作用,其主要表现为(     
A.大力吸引人口迁入,加快城镇化进程B.完善城镇水利设施,加强精细化管理
C.吸引产业集聚,扩大非农产业的规模D.建设美丽乡村,吸引农民工回流
2023-05-22更新 | 690次组卷 | 8卷引用:人文地理(复习提升卷)-【靶向一轮】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进阶复习检校通关卷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践表明人口迁移不是一蹴而就的,迁移者通常要经历多次地点的变更才能最终稳定下来;在第一次迁移后,迁移者要么继续居留在迁入地,要么继续迁移(主要包括返乡和再迁移)。某研究机构统计了2016年全国多个省市的劳动力人口迁移状况,下图表示迁移者在不同等级城市的居留比例和居留意愿。



(1)与大城市相比,指出超大城市迁入人口的居留意愿和居留比例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某超大城市拟提高迁移者的居留比例,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3)农民工选择返乡对个人、家庭和农村都会产生有利影响,请选择其中一个对象(个人、家庭、农村)加以说明。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