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2023·江苏扬州·模拟预测

1 .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下图示意广东省农村人口变化与农村住宅利用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阶段Ⅰ反映了广东省农村地区(     
A.吸引人口迁入B.老龄化加剧C.人地矛盾加剧D.种粮面积增加
2.符合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的措施是(     
A.盘活闲置住宅,促进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
B.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C.丰富乡村文化,打造城乡统一的文化风貌
D.依托资源禀赋,促进农村现代制造业发展
2023-06-03更新 | 885次组卷 | 8卷引用:期末卷(二)-【高频考题·期末卷】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湘教版2019)

2 . 常住人口是指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拥有户籍且实际居住的人口,以及没有户籍但实际居住的人口。H市某学校地理小组根据人口统计资料,绘制了1990~2020年该市人口变化图(图)。在探讨人口变化时,小组成员发现统计资料中的"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均未标示是户籍人口还是常住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净迁移率对应户籍人口B.净迁移率对应常住人口
C.自然增长率对应户籍人口D.自然增长率对应常住人口
2.H市(     
A.人口老龄化较严重B.城市化水平较高
C.位于中国西部地区D.社会抚养负担重
2022-05-31更新 | 1632次组卷 | 1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西海固”(西吉、海原、固原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海固地区地处秦岭北部的六盘山区北麓、黄土高原西南部,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左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区图”,右图为“宁夏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数据截止2019年12月)

地级市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吴忠市
面积(平方千米)9025.45310.017441.610541.421400.0
人口(万人)285.9175.14106.73114.21138.27

材料三: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西海固贫困山区的4.4万农民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分期分批迁移到宁夏北部,环境相对好的闽宁镇。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中国菌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民脱贫致富重要途径。在解决温饱问题基础上,经过福建省对口支援,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生命力顽强的节水植物巨菌草,以此取代木材栽培菌(菇),并利用巨菌草饲养畜禽,发展菌草生态循环农业。闽宁镇陆陆续续建起了一百多个大棚菌(菇),生产已初具规模。但一段时间后,闽宁镇的蘑菇出现了滞销。


材料五:地窝子,是人们早期在宁夏平原的居住方式,地窝子控制方式比较简单: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平方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图为地窝子景观图。



(1)宁夏人口密度最大的地级市是____市,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
(2)西海固地区被认为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其人口合理容量低的根本原因是(     
A.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B.地表千沟万壑,土壤瘠薄
C.海拔高,热量不足D.地形条件复杂,交通闭塞
(3)闽宁镇作为西海固地区居民“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其优势条件(     )(多选)
A.降水多,气候湿润B.土地资源较丰富
C.靠近黄河,有灌溉水源D.风俗习惯相近
(4)大规模的生态移民搬迁,对西海固地区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经济发展B.缓解生态压力
C.增加耕地面积D.加快城市化进程
(5)分析发展菌—草—畜生态循环农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6)从农业区位角度,推测闽宁镇蘑菇滞销的原因。
(7)从材料、结构或样式角度,分析当地早期采用地窝子居住方式的原因。
22-23高三上·福建·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4 . 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受自身和外界环境多种因素影响。改善农民工福利状态,释放消费潜力,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下表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农民工城市消费情况。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月度消费支出/元生存型消费占比/%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占比/%
浙江23887723
北京20898218
广东21397525
山东16737723
四川22168119
1.在研究范围内,北京的农民工平均收入最高,但其发展与享受型消费占比最低,其原因最可能是(     
A.基本住房支出较高B.留城定居意向较弱C.消费环境相对单一D.平均受教育水平低
2.为改善农民工进城生活水平,建议(     
①浙江省严控生活必需品物价②山东省提倡增加享受型消费③北京市发放各类消费补贴④四川省改善基本生活保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表明,城市住房需求变化除受住房价格、收入以及收入中用于住房消费比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下表示意我国2000年和2010年京、津、沪三市住房租全、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及其变动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房租费用及变动(元/月)住宅商品房价格及变动(元/m2)
2000年2010年增长倍数2000年2010年增长倍数
北京1417455.284557171513.76
天津513266.39227479403.49
上海1106836.213326142904.30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        )
A.天津比北京房租增长倍数小
B.上海住宅商品房价格增长快
C.北京住宅商品房价格高,房价增长最快
D.居民收入中用于住房消费的比例增长慢
2.表中三市房租增长倍数明显高于住宅商品房价格增长倍数,其主要原因是(        )
A.外来人口流动比较频繁B.居民用于住房消费的比例增加
C.人口年龄结构差距扩大D.城市人口规模差距不断扩大
3.京、沪两市房产价格过高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有利于吸引大量人口迁入B.带动城市服务业蓬勃发展
C.出现居民消费水平升级现象D.加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迁出

6 . 人口年龄结构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其中20—39岁 的黄金年龄劳动力最具经济活力。读我国某市1990— 2015年不同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例统计表。


完成下面各题。
年份年龄段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例
1990年0—19 岁2.31%
2010年20—39 岁1.81%
2015年25—44 岁1.96%
1.该市        
A.1990—2010年青壮年比重持续上升
B.1990—2015年老龄化程度不断减轻
C.1990—2010年处于黄金年龄的劳动力大量迁入
D.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
2.据此推断,2010年后该市      
A.基础设施改善B.生态环境趋好
C.生活成本降低D.就业机会增多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如图所示,甲是我国部分地区图,乙是“A、B两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图”。



(1)图甲中,北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远大于拉萨。说出北京环境人口容量更大的主要原因。
(2)图甲中箭头表示北京周边省区农村人口流向北京。这种人口流动对北京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3)“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图乙两国中,“空巢老人”现象最严重的是      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