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题。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2019-01-30更新 | 4847次组卷 | 60卷引用: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80年代中期之后,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C.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3 .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2019-01-30更新 | 633次组卷 | 26卷引用: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面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新、马、泰十五日旅游,这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至少应在500千米
2019-04-03更新 | 195次组卷 | 33卷引用: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对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在迁出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入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
C.在迁出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2019-05-01更新 | 102次组卷 | 35卷引用: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
6 . 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等过程。如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注:城市用地人口密度等于城市人口除以城市用地面积;城市用地经济密度等于城市产生的GDP除以城市用地面积。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
2.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小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  )
A.地形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B.第一产业发达
C.城市用地较为完整D.城市化水平较高
7 . 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1995年~2005年新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资源开发 工业化B.婚姻家庭 文化教育
C.生态改善 工业化D.资源开发 文化教育
2.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化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是(  )
A.加快耕地资源开发B.加快人口老龄化
C.加快环境质量改善D.加快城市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8 . 读下图,结合国情推断,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①城市迁往农村 ②农村迁往城市 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⑦多为自发迁移 ⑧多为短时间迁移
A.②③⑥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
9 .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经济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C.交通和通信因素D.政治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频率加快,空间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
A.自然环境的变化B.经济重心的改变
C.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与方便D.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