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5 道试题

1 . 目前,人口负增长趋势已成我国不同省区市最为严峻的人口问题。据调查,我国各省区市人口负增长到来的速度都快于欧洲地区,时间间隔(生育率开始下降的时间与人口负增长到来的时间间隔)在45—80年之间。下图示意我国29个省区市(未包含西藏、新疆、台湾、香港和澳门)人口负增长到来的时间速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各省人口负增长到来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整体快于西部地区B.四川在西部地区中速度最快
C.广东在东部地区中速度最慢D.安徽在中部地区中速度最快
2.广东出现人口负增长时间晚于其他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省市,得益于广东(     
A.优越的地理位置B.大量的人口迁入C.便利的交通运输D.完善的基础设施
2023-11-17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2 . 下图为2017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及城市发展潜力图(除港澳台外),气泡大小表示近一年的人口增量,气泡越大,增量越大,空心气泡表示人口减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7年广东、浙江两省常住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承接内地产业转移,就业机会多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收入较高
C.人口老龄化降低,死亡率降低D.医疗教育水平较高,环境优美
2.西藏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农牧业为主,农村人口比例大B.自然条件恶劣,总人口少
C.经济欠发达,人口大量外迁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023-11-17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外来常住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重的统计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
外来常住人口万人6573138981047
外来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0.54193942
1.该城市是(     
A.重庆B.深圳C.上海D.合肥
2.该市总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时段为(     
A.1980~1990年B.1990~2000年C.2000~2010年D.2010~2020年
3.与1980~1990年相比,2010~2020年该市外来常住人口数量增幅变化的原因是该市(     
A.环境质量下降B.政策管控加强
C.务工人员回流D.经济衰落明显

4 . 受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等因素驱动,利用自身优越位置吸引优质要素导入,进而吸引人口迁入形成集聚区的机制,被称为“新城绅士化”现象。下图示意昆明“新城绅士化”人口集聚区空间分布。其中,位于世博园东侧的金辰—红云—世博片区在1999年被定为城市副中心区,之后的10年,该区域价值和宜居性不断提升。2003年政府提出打造环滇池新城,南市区滇池路片区成为新的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吸引大量高端住宅和购物中心在此建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城绅士化”和“郊区城市化”的主要差别在于迁移人群的(     
A.数量不同B.来源地不同C.年龄段不同D.收入水平不同
2.对“新城绅士化”迁移人群目的地选择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距市中心远近B.著名小学可达性C.办公便利性D.居住环境
3.金辰—红云一世博片区和南市区滇池路片区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①景观资源丰富②规划面积较小③城市发展规划④对外交通便利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5 . 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区人口密度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矿产资源贫乏B.滩涂广布C.赤潮多发D.地震多发
2.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分布状况一直比较稳定,其主导因素是(     
A.自然环境B.河湖分布C.经济格局D.国家政策
3.缓解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的合理措施是(     
A.鼓励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B.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
C.实施移民搬迁,分散大城市职能D.完善交通网络,便于人口流动
2023-11-14更新 | 935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东山外国语等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地理试题

6 . 浙江省嵊州市是“中国智能厨房之城”“中国电机之城”,2022年全市工业生产总值达到54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221家。地处贵州省的三都水族自治县,面积2400km²,户籍人口36万,其中16万常年在外打工。2023年1月27日,嵊州市一些企业开大巴车到三都水族自治县招工。下图示意两地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嵊州市到三都水族自治县的直线距离是(     
A.500km~600kmB.1200km~1300km
C.2800km~3000kmD.4000km~4200km
2.嵊州市到三都水族自治县招工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B.社会文化习俗相近
C.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D.经济发展路径相似
3.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招工后,新员工直接坐大巴车回嵊州市,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输费用B.提升招工巩固率
C.减少路途时间D.进行技能培训
2023-11-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沟道是沟谷汇水汇沙的通道,黄土高原拥有数量众多的沟道,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的推进,黄土高原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重心从梁峁坡地向海拔较低的沟道转移,农业生产开始转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促进乡镇走上振兴之路。

材料二图1为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略图。图2为图1中某一沟道横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甲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梁峁坡地易受侵蚀,冬春季以______侵蚀为主,夏季以_____侵蚀为主。
(2)与还林相比,人们选择在部分梁峁坡地还草。从水循环角度简析其可行性。
(3)说明沟道成为种植业生产空间重心的优势条件。
(4)分析影响沟道乡镇规模扩大的人类活动。

8 . 图为“2012-2014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空间流动的地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2-2014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空间流动主要目的地是(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2.未来15年制造业区位优势上升的区域为(     
A.长三角城市群B.珠三角城市群C.京津冀城市群D.中原城市群
3.未来我国中心城市主要的制造业类型为(     
①资源密集型制造业②技术密集型制造业③资本密集型制造业④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呈现出短时段流动、农村人口占比高、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式流动为主的特点,但流动人口在域外其他地区落户积极性总体并不高。下图为东北地区流出人口在不同省份选择空间分布格局图(箭头粗细代表人数多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迁入华北、华东相比,东北人口迁入西南地区的迁移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距离较远②文化相近③经济较差④气候较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东北地区流动人口在域外其他地区落户积极性总体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A.户籍落户政策吸引力小B.地区人文环境差异较大
C.人口流动管理政策严格D.农村户籍所带来的福利
2023-11-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七普显示我国人口流动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图为“六普和七普31个省级行政区流动人口情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六普和七普人口数量变化量均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闽B.沪C.京D.粤
2.导致该省六普和七普人口数量变化量均最大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B.生态C.交通D.政策
3.外来人口流入对该省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土地开发B.增加就业岗位
C.优化劳力结构D.缩小区域差异
2023-11-0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