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如图为2013年以来黑龙江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3年以来,黑龙江省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寒冷干燥B.经济发展缓慢C.生育政策调整D.环境保护需要
2.下列四地对黑龙江省人口拉力最强的是(     
A.北京B.上海C.广州D.深圳
3.为促进黑龙江省人口数量增长,主要应(     
A.促进旅游发展B.完善基础设施C.加快资源开发D.优化产业结构

2 . 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巴西华侨华人总数的增长主要建立在中国台湾地区侨民移入人数增长的基础上;1979年以后,巴西华侨华人总数的增长主要建立在中国大陆新移民大幅增长的基础上,但新移民文化程度总体偏低,有专长者不多。最初的移民80%以上分布在巴西东南沿海的大、中城市,但后期移民开始深入到内陆的一些大城市。完成下面小题。

1.1979年以后巴西华侨华人的主要来源地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水平B.国家政策C.人口基数D.年龄结构
2.巴西东南沿海最初吸引中国移民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高山地区,气候凉爽B.城市规模大,基础设施完善
C.沿海地带,便于移民到达D.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发达
3.新移民在巴西从事的主要职业最可能是(     
A.杂货餐饮B.芯片研发C.高端制造D.教育培训
2023-11-29更新 | 26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人口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地级市两年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区)人口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     
A.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B.主要分布在山谷低地
C.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D.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
2.甲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改善,人口流动多B.经济发展,出生率高
C.降水增多,人口容量增大D.耕地增加,需劳力多
3.提高该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途径是(     
A.扩大耕地面积B.提高开放程度C.扩大城市规模D.加速矿产开采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我国中部某县是务工人员输出大县。该县甲、乙、丙三个村中,甲村距离城区最近,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居中,有多家工厂,经济相对发达;乙村地处偏远山区,人均耕地面积最小,广泛种植楠竹,经济落后;丙村地形以丘陵为主,人均耕地面积最大,主要种植水稻和饲养生猪,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经济发展程度推测,目前三个村外出务工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乙、丙、甲
2.外出务工时,相比乙村村民首选经济发达省份,丙村大多在附近市、县的主要原因是(     
①往返交通便利 ②兼顾务工务农 ③经济收入更高 ④社会保障更完善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七普”显示,我国目前进入了人口迁移规模迅速扩大、增速和活跃度明显上升的时期。图示意“我国2010年、2020年不同区域间的人口迁移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方向是(     
A.城城迁移B.镇城迁移C.乡城迁移D.乡镇迁移
2.与2010年相比,2020年我国人口(     
A.迁移方向变化较大B.向乡镇回流更明显C.平均迁移距离缩短D.城城迁移比重下降
3.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现状,政府部门应(     
A.引导人口向乡镇迁移B.完善户籍管理制度C.降低城市商品房价格D.扩大城市市区范围
2023-07-0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未来一二十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十三五”时期,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继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由小城镇向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流动产生的影响有(     
A.带动大城市相关产业发展B.提高小城镇城市化水平
C.减轻大城市生态环境压力D.明显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2.中、西部地区的省内流动农民工明显增加,反映出(     
A.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日益缩小B.农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逐年增多
C.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日趋缩小D.乡村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善
2023-07-0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西藏拉萨、日喀则等大中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3500~4000米处,下表为西藏2000年和2020年不同海拔人口数量占比变化与平均人口密度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海拔/m2000年占比/%2020年占比/%人口密度/(人/㎞2)
<25001.361.181
2500~30003.203.984
3000~35009.759.286
3500~400048.4350.7211
4000~450024.1522.742
>450013.1112.091
1.影响西藏人口空间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植被B.地形C.热量D.光照
2.西藏海拔3500~4000米处农业的特征为(     
A.小麦品质高B.以渔业为主C.林业发达D.棉花种植面积广
3.不同海拔人口比重的变化,会(     
A.加快西藏人口总量的增长B.提升西藏的城镇化水平
C.改善西藏的交通运输条件D.扩大西藏种植业的面积
2023-07-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人口流动是区域间要素流动的重要形式。统计数据表明,2000至2020年,上海的外来常住人口中,安徽籍人口数量先增后减,因为后期部分安徽籍人口从上海向家乡回流。人口回流的同时,安徽也吸引了上海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徽人口大量迁往上海造成两地城市人口比重(     
A.上海上升,安徽下降B.上海下降,安徽上升
C.均有所上升D.均有所下降
2.安徽籍人口回流,可能是因为上海(     
A.生活成本上升B.产业升级换代C.加强户籍限制D.环境质量下降
3.人口回流对安徽省人口结构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户籍人口增加B.非户籍人口增加
C.农业人口比重下降D.人口老龄化加剧
2023-06-27更新 | 23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在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乡城流动人口的返乡回流现象逐渐显现。根据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调查数据,通过分析不同省市作为流出地的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绘制了流出地视角下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空间差异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具有较强回流意愿的流动人口特征是(     
A.以青壮年为主B.进城务工时间早C.受教育水平低D.进城务工时间长
2.导致图中云南省和贵州省流动人口回流意愿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地方政策支持B.矿产资源开发C.就业机会增加D.地域文化独特
22-23高一下·天津北辰·期中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10 . “原年人”为网络新名词,是指因新冠疫情而选择就地过年的流动人口。据统计,在各地倡议下,2021年春节,全国超过1亿人选择就地过年数据显示,春节7天假期全国共发送旅客9841.6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76.8%,比2020年同期下降34.8,但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6.6亿件,同比增长26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原年人”中,比重最大的人群是(     
A.大学生B.农民工C.公务员D.打工族
2.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受影响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公路B.航空C.铁路D.水运
2023-05-17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02卷(山东专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