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板栗喜光,喜湿润,忌积水、土壤黏重。小布施町位于日本中部山区(图),有600多年的板栗种植历史。为提升板栗品质,当地成立板栗研究所开发深加工产品。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町内出现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现象。为此,当地积极打造板栗品牌,形成新的产业集聚;挖掘本地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展馆吸引游客。另外,町政府在保护传统建筑的同时进行现代化改造,与村民合作创造宜居环境,并派人前往欧洲学习庭院设计。21世纪初,当地推出的开放花园计划(即公开家庭庭院给游客参观)吸引了数百万游客。如今,板栗之乡、文化艺术、庭院观赏已成为小布施町的核心业务,三大核心业务助力村振兴,成为日本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典范。

(1)说明小布施町发展板栗产业的优势条件。
(2)推测村落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对小布施町的不利影响。
(3)分析小布施町将“板栗之乡、文化艺术、庭院观赏”作为乡村振兴核心业务的主要目的。
(4)简述小布施町发展模式对我国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性项目的启示。
2024-04-07更新 | 399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重庆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 . 我国D镇地处两河交汇平原,是当地的“粮囤子”“菜篮子”。但近年来,标准化农田无人耕种或耕作质量不佳等现象突出,粮食产量提不上去、亩均收益不高。2022年7月,该镇成立合作社,以L村为试点,实行了托管“一块地”方式,通过“减垄增田”“归并置换”,将“一户多块田”变为“一村一块田”,由合作社实施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村集体经济双增收。小田变大田,表面上是简单的重整与合并,实际效果形成“1+1>2”的叠加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地“托管”前,该镇粮食产量提不上去的主要原因为(     
A.耕地碎化严重B.农村人口外流C.土壤肥力低下D.气象灾害频发
2.L村将“一户多块田”变为“一村一块田”,在一定程度上(     
A.扩大了耕种面积B.杜绝了耕地撂荒C.调整了农业结构D.节约了灌溉水源
2023-04-27更新 | 569次组卷 | 10卷引用:地理(重庆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移民迁入初期,往往根据语言与来源地聚族而居。根据语言特点,海南岛划分了6个语言分区,不同分区间文化差异显著。蕃话区呈散点状分布(右图),其内以少数民族为主,多以早作种植为主,兼有山林放牧,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左图)。

(1)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海南岛形成多个语言分区的原因。
(2)从农业生产角度,分析蕃话区呈散点状分布的原因。
(3)蕃话区聚落内梯田与山林相间分布,说明这种分布方式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024-01-21更新 | 22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明日之星高考地理精英模拟卷【重庆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