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村“空心化”是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引起的“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向外围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原宅基地闲置荒废的一种不良演化过程。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针对此现象,做了一次地理调查。

农村“空心化”调查研究报告

1.调查地点:江苏盐城某村庄

2.调查时间:春节期间

3.调查结果

①村庄户数:全村共605户,共2601人;外出总户数为348户,外出人数为948人。

②耕地状况:人均耕地0.9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

③收入来源:外出务工、做小生意、务农等。

④村庄空间平面如下图所示



(1)比较该村新、老住宅区空间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该村人口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
(3)说出该村“空心化”对当地造成的不利影响。
(4)结合调查结果,为该村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07-20更新 | 25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都市圈是研究城市间尺度的地域概念,通常呈现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特征。人口结构是衡量其发展态势的关键指标。下表为2010年与2020年都市圈人口年龄结构表,下图示意2020年都市圈中心外围劳动力比例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年龄结构2010年2020年
都市圈全国都市圈全国
0-14岁人口比例12.02%17.95%14.49%17.97%
l5-64岁人口比例79.49%68.55%73.54%68.50%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8.49%13.50%11.97%13.52%

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市圈的年龄结构主要表现为(     
A.中间低、两端高B.人口增长潜力小
C.劳动力具有优势D.老年人口数量增长缓慢
2.统计发现,2010—2020年深圳都市圈中15~64岁的人口比例达80.7%,居全国首位,主要原因是(     
A.环境承载力大B.医疗水平高C.城镇化进程快D.出生率较低
3.一般情况下,都市圈劳动力分布呈现中心城市强于外围城市的特点,但北京、上海等都市圈却出现反常现象,推测可能是因为(     
①环境质量②住房压力③教育资源④人口惯性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4-03-1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份大联考地理试题

3 . 我国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稳定居住工作,呈现“流而不动”的状态。同时,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趋势明显,夫妻共同流动比例高,子女随迁较为普遍,老年父母随迁增加,这对流动人口居住地点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广州市不同类型流动人口、本地市民的就业地和居住地距离的对比。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并未导致住房开支显著增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流动人口与本地市民的职住距离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     
A.收入水平较低B.家庭结构简单C.租房比例较高D.职业选择较少
2.与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相比,独居者选择居住地点时更多考虑的是(     
A.租金水平较低B.房屋面积大C.教育设施齐全D.交通区位好
3.广州市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并未导致住房开支显著增加,主要得益于(     
①郊区城市化②逆城市化的发展③住宅区快速扩张④就业地向外地迁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了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一类是大量年轻人口迁出导致的残留老龄化,一类是大量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集聚老龄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主要取决手不同乡村(     
①经济发展水妥差异②年龄结构差异③自然环境差异④人口密度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推测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老龄化乡村,其快速增长的产业部门是(     
A.林业B.制造业C.生产性服务业D.生活性服务业
3.与加拿大相比,我国几乎没有出现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老龄化乡村,主要是因为我国(     
A.退休老人收入高B.城乡医疗差距大C.城乡交通联系弱D.乡村环境质量差
2022-08-17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合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东部一线城市对高技能劳动力、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与高技能人才相比,普通劳动力的迁移更频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两类劳动力需求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是东部一线城市(     
A.产业部门不断完善拓展B.城市功能疏解
C.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D.城市等级提升
2.普通劳动力迁移更频繁是因为其(     
A.外出务工的季节性强B.就业岗位更多C.照顾家庭的意愿更高D.失业风险更大

6 . 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了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一类是大量年轻人口迁出导致的残留老龄化,一类是大量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集聚老龄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主要取决于不同乡村(     
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②年龄结构差异③自然环境差异④人口密度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测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老龄化乡村,其快速增长的产业部门是(     
A.交通运输业B.制造业C.生产性服务业D.生活性服务业
3.与加拿大相比,我国几乎没有出现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老龄化乡村,主要是因为我国(     
A.退休老人收入高B.城乡医疗差距大C.城乡交通联系弱D.乡村环境质量差

7 . 我国人口集聚或流失的区域性差异明显,呈现人口增长多极化的空间格局。下图我国“2000—2020年省际人口总量变动及增幅对比图”(数据未包括港澳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上一个十年相比,2010-2020年人口增长表明(     
A.东北地区人口流失态势好转B.西部地区人口都是净增加
C.中部地区人口变动幅度最大D.东部地区仍是人口增长中心
2.下列省份人口变动的原因,正确的是(     
A.辽—东北振兴B.苏—长三角城市群建设
C.鄂—西部大开发D.渝—中部开放崛起

8 . 近年来,中国超大城市凸显的居住--就业空间错位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错位是指就业人口的居住地和工作地在空间上的过度分离现象。不同行业的常住外来人口和常住户籍人口居住--就业的空间错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下图示意不同户籍属性就业人口和就业岗位随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分布情况,图中使用的是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数据的汇总。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材料,判断图中的甲、乙、丙线分别表示(     
A.就业份额、常住户籍人口所占份额、常住外来人口所占份额
B.就业份额、常住外来人口所占份额、常住户籍人口所占份额
C.常住户籍人口所占份额、就业份额、常住外来人口所占份额
D.常住外来人口所占份额、就业份额、常住户籍人口所占份额
2.总体上,中国超大城市居住--就业的空间错位现象严重,相比于常住外来人口(     
A.常住户籍人口的居住--就业空间错位要更高
B.常住户籍人口的居住更加集中在城市近郊区
C.常住户籍人口居住更分散,往往在远郊区过度集聚
D.常住户籍人口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进入门槛
3.推测下列行业中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程度较高的行业有(     
①教育
②制造业
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④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⑤金融业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9 . 近20年来,四川省城乡人口大量流向东部沿海城市,城乡居民的收入较多来自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收入返还。该省县域城镇化呈现出特殊发展模式: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进城人群主要是农村留守的老人与儿童),县城就越繁荣。下表是 2000~2015年四川省各层级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层级

2000年

城镇化率(%)

2015年

城镇化率(%)

2000~2015年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

全省

27.1

48.1

3.9

成都市

53.7

71.6

3.8

地级市辖区

40.6

57.9

2.7

县域(研究区内76 个)

16.7

37.5

4.6

1.近20年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①本地工业化                  ②异地工业化  
③乡镇旅游业发展              ④生活和教育需求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该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远超地级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县域(与地级市辖区相比)(     
①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        ②农村人口比例较高
③城镇住房价格相对较低       ④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0 . 近20年来,四川省城乡人口大量流向东部沿海城市,城乡居民的收入较多来自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收入返还。该省县域城镇化呈现出特殊发展模式: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进城人群主要是农村留守的老人与儿童),县城就越繁荣。下表是2000-2015年四川省各层级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层级2000年城镇化率(%)2015年城镇化率(%)2000-2015年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
全省27.148.13.9
成都市53.771.63.8
地级市辖区40.657.92.7
县域(研究区内)16.737.54.6
1.近20年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①本地工业化②异地工业化③乡镇旅游业发展④生活和教育需求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该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远超地级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县域(与地级市辖区相比)(     
①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②农村人口比例较高③城镇住房价格相对较低④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3.今后推动该省县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     
A.增加城镇住房供给量B.降低城市入户门槛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D.多元发展本地产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