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将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承载地。基于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将城市群流入人口按照流动范围分为县内、省内县际和省际三类,探讨城市群流入人口的流动范围。

材料二:深处内陆的成渝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支点。成渝城市群获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至国家战略,已成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的绝对“中心”。未来,成渝地区要打造一个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十四五”规划赋予成渝城市群“城乡统筹、共同富裕”的探索重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仅突出“双城”二字,更突出“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探索中心城市带动欠发达地区协同发展的路径。

材料三:左图为成渝城市群人口流动范围示意图;右图为成渝城市群分布图。

(1)相比2000年,说明成渝城市群在2010年流入人口流动范围变化特征。
(2)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分析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3)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探讨成渝中心城市带动周边欠发达地区协同发展的路径。

2 . 卡塔尔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外籍人口约占本国总人口的75%。卡塔尔凭借丰富的油气资源,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卡塔尔吸引大量外籍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宜人B.交通便利C.消费水平高D.就业机会多
2.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可能导致卡塔尔(     
A.城市化进程减缓B.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小C.文化呈现多元化D.人口合理容量变小

3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人口跨省净迁移(迁入人口和迁出人口的差值)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下图示意1953—2020年不同时段东北三省净迁移的人口性别比平均状况。人口性别比通常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表示。完成下面小题。


   

注:人口性别比在横轴以上表示人口在净迁入阶段,横轴以下表示人口在净迁出阶段。

1.从性别结构特征看,东北三省(     
A.1953—1964年的人口净迁入以女性为主
B.1964—1982年的人口净迁移利于重工业发展
C.2000—2010年迁出的男性人口数量最多
D.2010—2020年净迁入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
2.针对东北三省人口迁移现状,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②加大基础教育投入③完善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④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 . 天津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存在很大差异,下图是2005-2017年天津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人口老龄化率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老龄化率的差异反映了(     
A.外来人口使户籍人口平均年龄下降
B.户籍人口的出生率低于常住人口
C.外来人口的平均年龄小于户籍人口
D.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
2.下列关于天津市人口发展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常住人口老龄化率持续增加B.常住人口的出生率波动变化
C.外来人口增长速度持续提升D.外来人口增量呈现波动变化
3.天津市常住人口增长最多的年份可能是(     
A.2005年B.2010年C.2014年D.2017年

5 .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是我国近61年来人口首次负增长。人口较2002年增加了1.27亿。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截止2022年末,我国在近61年以来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A.2021年末B.2022年末C.2021年初D.2022年初
2.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四川B.广东C.海南D.新疆
3.在全国人口负增长背景下,该省级行政区2022年人口比重较2012年仍有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国际人口迁移B.资源大规模开发
C.产业快速发展D.生育政策调整

6 . 目前,俄罗斯境内共有人口约1.47亿,保持人口增长一直是俄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俄罗斯已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促进人口增长,已见成效,俄人口有望在2023年实现自然正增长。回答问题。

1.俄罗斯采取多种措施来促进人口增长,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转变人口增长模式B.谋求合理人口容量
C.弥补劳动力不足D.充分开发利用资源
2.一调查机构通过公共调查所得出"22%的俄罗斯成年人想要移居国外"的结论。导致这些人移居国外愿望强烈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人口政策B.经济因素C.家庭因素D.政治变革
2023-05-13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在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乡城流动人口的返乡回流现象逐渐显现。根据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调查数据,通过分析不同省市作为流出地的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绘制了流出地视角下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空间差异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具有较强回流意愿的流动人口特征是(     
A.以青壮年为主B.受教育水平低C.进城务工时间长D.婚姻状态稳定
2.导致图中云南省和贵州省流动人口回流意愿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地方政策支持B.矿产资源开发C.气候条件优越D.地域文化独特

8 . 流动人口的职住情绪能够反映其工作与生活状态,一般工作和生活状态较差,情绪消极。下图示意某城市流动人口情绪与职住分布的关系图(其中人口情绪大于0,表示流动人口情绪相对平均人口情绪较为积极,数值越大越积极,反之则表示较为消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关系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内城居住区的流动人口比近郊高密度居住区情绪更积极
B.农业园区主要为耕作辛苦的农民,人口情绪偏向于消极
C.工资待遇高、发展前景好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园情绪积极
D.交通与基础服务设施较差导致远郊居住区人口情绪较消极
2.为应对以上问题,有关政府部门应该(     
①重点关注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物流产业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
②完善远郊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
③加强人口流动管理,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④采取有力措施,引导流动人口迁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04-10更新 | 1151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9 .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图示意1990一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     
A.集中在少数大城市B.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
C.由城市向乡村迁移D.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
2.推测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环境质量变化B.农业发展C.政策引导D.交通改善
3.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     
A.城镇化问题加剧B.人才大量流失C.农业经营规模扩大D.城市环境改善
2023-03-28更新 | 3060次组卷 | 38卷引用: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农业人口大量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回流到原户籍所在省区,推动了当地城镇化进程,出现了“回流人口城镇化”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我国多地行政部门规划提出“合村并居”的理念(该理念是适当的位置选地,建设高密度村居,采用增加绿地、广场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营造绿色、宜居的现代化宜居场所),该理念限制了乡村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用地规模D.人口流动
2.下列省区中,回流人口城镇化最明显的是(     
A.广东B.西藏C.四川D.吉林
3.下列因素中,对人口回流影响最小的是(     
A.生活成本B.产业转移C.家庭情感D.教育质量
4.与城市相比,乡镇吸引部分人口回流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态环境更优②距离家庭更近③就业机会更多④公共服务更好⑤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⑤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