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长沙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0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②到北京上中学③到上海上大学④去西北考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 .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度减少85万人,为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各省份人口变动情况不一,其中江西、甘肃、广西、重庆、青海、安徽等九省常住人口正增长。下表是2022年实现正增长的部分省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市青海广西重庆甘肃
自然增长率(‰)3.371.43-2.11-0.04
1.目前我国的人口变化状况如不改变,会带来的影响是(     
A.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B.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C.减轻社会的经济负担D.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2.上表人口正增长的省市中(     
A.重庆的迁入率较高B.广西的迁出率较高
C.青海的死亡率最低D.甘肃的出生率最低
2024-01-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某县位于云贵高原北部,受制于较低的环境承载力,曾经是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以来,政府全面开展就业扶贫,多措并举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最终成功脱贫。调查表明,该县迁出的劳动力就业目的地城市具有圈层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较远的第一圈层和较近的第二圈层。完成下面小题。

圈层与迁出地距离典型城市
第一圈层>1000km深圳、广州、东莞、上海、嘉兴、杭州、北京
第二圈层<300km昆明、昭通、西昌

1.第一圈层和第二圈层之间的区域(     
A.收入预期低于第二圈层
B.产业类型少于第一圈层
C.落户难度高于第一圈层
D.公共服务弱于第二圈层
2.第一圈层并未囊括完整一圈,仅占据了四分之一圈的弧度范围,主要是因为(     
①该县偏居西南地区
②该县人口多向西北地区迁移
③高等级城市空间分布不均
④高等级城市劳动力需求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在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为避免该县出现人口“空心化”,建议该县(     
A.加快推进生态退耕
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D.打造地区商业中心

4 . 人口分布受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影响。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在人口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下图中的甲、乙、丙、丁示意2020年我国山东、山西、西藏、新疆四个省级行政区的面积和人口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依次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是(     
A.山东山西新疆西藏B.新疆西藏山东山西
C.山东新疆山西西藏D.山西山东新疆西藏
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迁入人口少于乙B.乙人口空间分布均匀
C.丙人口密度最小D.丁人口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9大城市群推动我国城镇化空间格局不断完善。下图是19个城市群近年常住人口年均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资料来源:各地统计局,恒大研究院;注:2011年后天山北坡城市群数据有缺失

1.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2001-2010年长三角年均常住人口增长最快
B.2011-2015年与2001-2010年京津冀的常住人口变化相近
C.2016-2019年东部地区常住人口整体变化比中西部较多
D.2001-2019年成渝常住人口呈现负增长态势
2.关于各大城市群常住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策B.经济水平
C.交通通达D.地域文化
2023-08-23更新 | 821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乡居养老就是老年人通过亲近生态环境,享受自然之美,并在和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实现生理、心理健康的一种积极的养老方式。乡居养老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下图为某城市及其郊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地区中适宜建设乡居养老地点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2.乡居养老模式有利于(     
①促进乡居地增收             ②保障基本养老生活             ③促进乡村旅游业             ④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7-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我国中部某县是务工人员输出大县。该县甲、乙、丙三个村中,甲村距离城区最近,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居中,有多家工厂,经济相对发达;乙村地处偏远山区,人均耕地面积最小,广泛种植楠竹,经济落后;丙村地形以丘陵为主,人均耕地面积最大,主要种植水稻和饲养生猪,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经济发展程度推测,目前三个村外出务工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乙、丙、甲
2.外出务工时,相比乙村村民首选经济发达省份,丙村大多在附近市、县的主要原因是(     
①往返交通便利 ②兼顾务工务农 ③经济收入更高 ④社会保障更完善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 . 人口净迁移率是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的差值与平均人口数量之比。正值反映人口净迁入,负值反映人口净迁出,下图为近些年我国省际人口净迁移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丙省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口以净迁入为主B.位于我国的东部经济地带
C.外来人口来自甲省D.人口迁移受经济因素主导
2.甲、乙、丙、丁四省区中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区及对应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A.甲   经济B.乙   资源C.丙   科技D.丁   消费水平
2023-07-20更新 | 108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清朝乾隆年间,约16.4万人迁移到新疆,以民户(主要从事粮食生产)为主,兼有商户、遣户兵眷等,政府租给农具,划拨土地,提供籽种、口粮等。下图示意该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路径。读下图,迁移到新疆的移民,其迁入地主要是(     
   
A.从东向西地域上连接地带B.河流两岸或者山麓地带
C.军事重镇D.地广人稀的盆地
2023-07-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的人口迁移经历了三个阶段(如下图)。在此过程中,县城和中心城市人口保持缓慢增长。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符合甘肃省人口迁移特征的是(     
A.迁移距离呈增加趋势B.一直以乡村向城镇迁移为主
C.迁移规模呈减小趋势D.区域内人口迁移的比重增加
2.促使甘肃省人口迁移方向变化的最主要条件是(     
A.区域间经济差距减小B.乡镇企业的发展C.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D.交通条件的改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