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5 道试题

1 .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与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8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关系趋于紧张状态的地带是(     
A.1300米以下地带B.1300~1600米地带
C.1600~1900米地带D.1900~2500米地带
2.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反映出的人地关系状况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2024-04-12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俄罗斯局部地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勒拿河和叶尼塞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B.气温C.地形D.降水
2.该地区河流下游鲜有农田分布,与其原因不符的是(     
A.沼泽广布B.冻土面积广C.河流凌汛D.河流水量小
3.20世纪后期,叶尼塞河流域人口由南向北迁移,原因是(     
①河口三角洲发展农业②新增不冻港口
③北部旅游业得到发展④北部资源开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3 . 以劳动者的工作地点与毕业院校是否在同一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来衡量跨省就业情况,若二者不在同一省份,则为跨省就业。对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跨省就业情况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跨省就业发生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下图为我国不同学历层次劳动者跨省就业发生率。完成下面小题。



1.东部地区劳动者跨省就业发生率最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劳动者学历层次低B.东部地区房价高C.中西部地区污染重D.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2.图中显示跨省就业发生率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增加,主要是高学历劳动者(     
A.在社会上受欢迎的程度高B.对交通便利性的要求不高
C.在社会上易获得较高收入D.对居住地的环境要求不高
3.政府为了吸引并留住大学生,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为(     
A.增加公交车数量B.增加公园绿化面积C.优化产业结构D.调控城市房价
2024-03-07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重点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联考地理试题

4 . 内江位于成渝椭圆形城市群中心位置(如图),区位条件优越,随着多条高速公路与铁路建成,内江逐步进入成都和重庆半小时都市圈范围。近10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内江城区出现人口流失现象,影响了内江经济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内江城区人口外流的主要目的地是(     
A.长三角地区B.珠三角地区C.周边省区D.成都与重庆
2.为有效减少人口流失的影响,内江市重点采取的措施(     
A.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交通通达度B.立足本市矿产资源,发展相关产业
C.主动对接大城市辐射,调整产业结构D.积极开展生态治理,改善人居环境
2024-03-02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如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     
A.老年人口数量比市辖区少B.劳动人口比重比市辖区大
C.迁出人口中青壮年比例较大D.人口数量变化幅度比市辖区小
2.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B.交通C.经济D.文化
2024-03-02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人口自然增长人数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人口机械增长人数是一定时期内人口迁入人数减去迁出人数。下图示意2010~2018年我国东部沿海某港口城市人口增长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人口增长形式的主要成因是(     
A.计划生育政策严格B.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C.经济发展水平下滑D.自然资源渐趋枯竭
2.该市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A.科技人才严重流失B.年龄中位数降低
C.企业用工成本上升D.性别比严重失衡
2024-02-21更新 | 3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

7 . 近年来,陕西省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显著,尤以西安市最为典型。下图为2016-2021年西安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图(2021年户籍人口数据暂缺)。完成下面小题。



1.2016年以来,西安市常住人口不断增长,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的西安市(     
A.大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
B.城区建设用地扩大,城镇化率提高
C.高速化的铁路干线连接成网
D.经济发展态势好,就业岗位多
2.2016年以来,西安市户籍人口增长率高于常住人口,可能原因是西安市(     
A.外来人口的回迁率提高B.放开户籍政策,降低落户门槛
C.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D.生活成本降低,工资水平提高
2024-02-09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8 . 川渝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用料广泛、烹饪方法多样的川菜,在日常生活中,麻、辣影响着川渝地区居民的饮食选择。随着人口、信息、资金等要素流动性的增强,以稳定人口为基础的传统地域饮食文化区的边界也开始发生变化。下表示意2018年我国川菜占比较高的地区及20231—6月我国川菜馆数量排名前15位的城市。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重庆四川新疆青海西藏陕西甘肃贵州浙江
占比12.15%10.27%7.58%5.46%5.00%4.93%4.60%4.44%4.24%
排名123456789
城市重庆成都上海北京深圳西安广州东莞苏州
川菜馆(千家)17.77.56.46.26.165.45.2
排名101112131415


城市武汉杭州宁波温州南京泉州


川菜馆(千家)4.94.94.443.73.6



1.根据材料推测我国川菜(     
A.以四川盆地为基地向外扩散B.在一线城市受欢迎程度较低
C.对西北地区的扩散范围极小D.全国分布均匀,局部较集中
2.川菜的特点反映出其发源地(     
A.多时令河B.物产丰富C.雨林湿热D.民风淳朴
3.川菜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高密度分布,主要是因为(     
A.食材扩散B.冷链发展C.人口流动D.空间相邻

9 . 目前跨省流动、异地城镇化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城尾乡头”的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成为一种新趋向,就地城镇化满足了对自身发展和传统家庭的兼顾,是高质量的城镇化。完成下面小题。

1.跨省流动、异地城镇化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包括(     
A.农村留守老人儿童数量较多B.异地医疗教育保障不够
C.迁移人口交往认同障碍较多D.迁移人口薪酬水平偏低
2.要保证就地城镇化的高质量,县城应该(     
A.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行政等级B.外延扩张城市,提高人口容量
C.预留弹性标准,健全公共服务D.调整房价物价,降低准入门槛

10 . 城镇化中后期,我国人口流动的城乡结构出现重要转变,将对人口再分布和城镇化及区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图示意2010年和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类型及规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20年,我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的特点(     
A.乡—城流动人口规模的增长率最高
B.各类省际城乡流动人口占比变化大
C.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的总规模在增长
D.城—城人口流动为人口流动的主流
2.该时期,影响城—城人口流动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A.城镇发展差异大B.城镇分布不均衡C.城镇化水平较高D.城镇化速度较快
3.针对我国城—城人口流动的特点,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优化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促进人口均衡分布
②适度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大量迁出人口
③迁入地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差异化发展需求
④迁出地营造产业转移和人口回流的良好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