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5 道试题

1 . 克罗地亚是欧洲1991年以来人口负增长最严重的国家,2021年比1991年人口减少21%。该国自1991年开始,经过3年多的战争,从南斯拉夫独立,目前在欧洲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下图是1948—2021年克罗地亚的人口数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48年到2021年,克罗地亚人口变化为(     
A.先增加后减少B.持续减少C.先减少后增加D.持续增加
2.克罗地亚2021年比1991年人口减少21%,原因错误的是(     
A.出生率低B.战争因素
C.经济落后,外出务工移民多D.自然环境恶化
2024-03-10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平江县第三中学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专家卷二)地理试题

2 .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七普”)数据,东北三省总人口比“六普”期间减少1103万人,其中人口自然增长带来的人口负增长70万人。下表为东北三省“四普”至“七普”人口迁移状况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四普(1990)五普(2000)六普(2010)七普(2020)
辽宁省24.5068.3077.25-155.49
吉林省-9.20-30.00-91.64-341.31
黑龙江省-26.2-78.70-204.73-641.21
1.据表可知(     
A.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大B.劳动人口迁出比例明显大于迁入比例
C.辽宁省制造业在东北地区的竞争力比较低D.吉林省迁出人口的学历水平明显更高
2.东北三省人口迁移状况对其制造业发展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减少劳动力供给②扩大耕地规模③抑制技术的创新④发展资金外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目前为促进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A.调整产业结构B.提高生育水平C.推广智能化设备D.积极融入城市群
2024-03-0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流动进入大规模、高强度的活跃时代。下图示意我国近年省内、省际人口流动比例与规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2015年后,省际与省内人口流动规模差额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经济占主导地位B.各省间经济差异增大
C.我国进入逆城镇化阶段D.省内就地城镇化加快
2024-03-03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合考试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在人口普查资料中,小学生数据代表着年轻人口潜力。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常住人口、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0 年, 小学生人数变化的直接影响是(     
A.家庭育儿负担减轻促进家庭消费B.中西部中小学师资力量大量富余
C.东北地区的中小学规模缩小明显D.促使东部地区出台生育鼓励政策
2.与2010年以前相比,2010年后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增长率下降,但小学生增长率却上升,原因是(     
A.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迁出地留守儿童多
B.东部地区加大学校建设,小学学位供应增加
C.放开二孩政策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上升
D.东部地区深化户籍改革,吸引外来人口落户
2024-03-02更新 | 91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2月校际联合考试(一模)地理试题

5 . 据数据显示,2022年东北三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全面进入负增长阶段。1949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在各种国素的影响下先后经历了高速增长、稳定增长、低速增长和负增长四个阶段。下图为1949-2020年东北常住人口及增速状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东北地区人口低速增长的原因有(     
①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②大批东北重工业基地建设者迁入
③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        ④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对东北地区人口发展阶段解释合理的是(     
A.1949-1965年受经济影响为高速增长阶段B.1966-1978年受政策影响为稳定增长阶段
C.1979-2010年受经济影响为低速增长阶段D.2011-2020年受政策影响为负增长阶段
3.针对目前东北地区人口状况,要实现东北全面振兴,政府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出台鼓励政策,增加新生人口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C.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D.加大资源开采,大力发展经济
2024-02-2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湖北省为我国人口流出大省,但近几年人口流出现象有所减缓,省内部人口流动加剧。下面左图为湖北省土地整治综合潜力级别分布图(综合潜力包括耕地的数量潜力、质量潜不和生态潜力),右图为湖北省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湖北省各地区中土地人口承载力(     
A.西北区域大B.东南区域大C.西南区域大D.中部区域大
2.导致各区域人口承载力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B.地形C.气候D.环境质量
3.湖北西部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大量人口流动对该区域的主要影响是(     
A.区域经济发展放慢B.城市出现空心化
C.增加区域间交通压力D.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7 . 下图为2012-2022年我国上海、深圳人口和经济发展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1.十年间深圳新增人口远超上海,主要原因是(     
A.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吸引人口迁入多B.上海经济增速慢,新生人口少
C.深圳自然条件优越,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大D.上海人口基数大,落户限制多
2.深圳人口快速增长,对深圳发展的影响有(     
A.促进深圳二三产业发展B.提高了深圳环境人口容量
C.增大深圳教育资源压力D.促进深圳环境质量的改善
2024-02-28更新 | 47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宁波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8 . 在中国部分城镇化发展较快的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现了新的分化与迁移趋势:一是大城市人口向农村以及周边小城镇转移;二是乡村人口回流明显。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010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大城市人口向农村以及周边小城镇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政策C.经济D.文化
2.与大量人口返乡入乡创业创新相关性最小的是(     
A.缓解大城市热岛效应B.实现乡村空间重构
C.实现乡村产业升级D.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3.该人口迁移趋势,会直接导致流入地(     
A.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B.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C.城市服务水平下降D.经济发展活力提升
2024-02-27更新 | 5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9 . 据媒体报道,2017年,一场在武汉、成都、西安等新一线城市间爆发的人才争夺战打响。2018年初,北京、上海、天津等老一线城市也纷纷加入,抢人大战日趋激烈。与此同时,我国广大农村正承受人才流失之痛,空心化和老龄化严重。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通过产业发展、改善人居、建设生态文明等政策,平衡城乡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1.农村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     
A.居住环境差B.就业机会少
C.交通落后D.环境污染严重
2.城市在“抢人大战”中能够吸引到较多优秀大学毕业生迁入的措施是(     
A.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兴建大批优质商品房
B.鼓励当地企业走出去,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C.大力发展制造业,增加就业机会
D.提高准入门槛,限制低学历人口迁入
2024-02-23更新 | 359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A卷)

10 . 近年来,陕西省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显著,尤以西安市最为典型。下图为2016-2021年西安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图(2021年户籍人口数据暂缺)。完成下面小题。



1.2016年以来,西安市常住人口不断增长,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的西安市(     
A.大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
B.城区建设用地扩大,城镇化率提高
C.高速化的铁路干线连接成网
D.经济发展态势好,就业岗位多
2.2016年以来,西安市户籍人口增长率高于常住人口,可能原因是西安市(     
A.外来人口的回迁率提高B.放开户籍政策,降低落户门槛
C.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D.生活成本降低,工资水平提高
2024-02-09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