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5 道试题

1 . 内江位于成渝椭圆形城市群中心位置(如图),区位条件优越,随着多条高速公路与铁路建成,内江逐步进入成都和重庆半小时都市圈范围。近10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内江城区出现人口流失现象,影响了内江经济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内江城区人口外流的主要目的地是(     
A.长三角地区B.珠三角地区C.周边省区D.成都与重庆
2.为有效减少人口流失的影响,内江市重点采取的措施(     
A.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交通通达度B.立足本市矿产资源,发展相关产业
C.主动对接大城市辐射,调整产业结构D.积极开展生态治理,改善人居环境
2024-02-06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人口流动势能是反映城市人口集散能力的综合性指标,数值越大,表明该城市人口集散能力越强。人口联系强度表明城市间人口流动联系的强度,其数值越高,说明两个城市间的人口交流越密切。下图示意2021年山东省各城市人口流动势能和联系强度空间格局。完成下面小题。

1.2021年山东省(     
A.中西部各城市间人口交流活动最少B.济南市人口集散能力最强
C.东部沿海城市间人口联系强度最大D.烟台市人口集散能力最弱
2.影响图示各城市间人口联系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交通条件②矿产资源③地形地势④空间距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2021年山东省人口流动势能较高的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     
A.不利于各城市之间产业协作发展B.有利于省内人口集聚分布
C.有利于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D.不利于省内道路设施建设
2024-02-0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大量流入东部沿海地区。但是,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却呈现出新特征——中西部地区当前人口流动以省内流动为主、省际流动为辅。下表示意2017年我国区域间人口流入相对强度指数(指数越大,强度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流出地流入地
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
中部地区0.811.551.12
东北地区1.560.220.11
1.据表可知,东北地区人口流入地空间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水平B.生态环境
C.人口容量D.空间距离
2.与东北地区相比,当前中部地区(     
A.人口流出数量较少B.流出人口在城市群间分布更均衡
C.回流人口自主创业比重更高D.中心城市人口吸引力较弱
2024-02-05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4 . 川渝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用料广泛、烹饪方法多样的川菜,在日常生活中,麻、辣影响着川渝地区居民的饮食选择。随着人口、信息、资金等要素流动性的增强,以稳定人口为基础的传统地域饮食文化区的边界也开始发生变化。下表示意2018年我国川菜占比较高的地区及20231—6月我国川菜馆数量排名前15位的城市。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重庆四川新疆青海西藏陕西甘肃贵州浙江
占比12.15%10.27%7.58%5.46%5.00%4.93%4.60%4.44%4.24%
排名123456789
城市重庆成都上海北京深圳西安广州东莞苏州
川菜馆(千家)17.77.56.46.26.165.45.2
排名101112131415


城市武汉杭州宁波温州南京泉州


川菜馆(千家)4.94.94.443.73.6



1.根据材料推测我国川菜(     
A.以四川盆地为基地向外扩散B.在一线城市受欢迎程度较低
C.对西北地区的扩散范围极小D.全国分布均匀,局部较集中
2.川菜的特点反映出其发源地(     
A.多时令河B.物产丰富C.雨林湿热D.民风淳朴
3.川菜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高密度分布,主要是因为(     
A.食材扩散B.冷链发展C.人口流动D.空间相邻

5 . 栖居乐园是移民的愿景和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可作为判断移民乡村重构多重目标实现程度的新标准。甘肃武威地处河西走廊,接纳了大量祁连山区生态移民。如图示意甘肃武威各县区移民对栖居乐园相关要素的评价。完成下面小题。



1.从寻求高薪岗位的角度看,生态移民更倾向于迁入(     
A.天祝县B.凉州区C.古浪县D.民勤县
2.地处沙漠中的民勤县产业扶持力度最大,可能是因为当地(     
A.人力成本较高B.移民规模较大C.市场需求较小D.产业基础薄弱
3.为提高生态移民在迁入地的社会融入程度,建议(     
①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②推进社区活动多样化③实现社会保障均等化④单独布局移民住宅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05更新 | 29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地理试题

6 . 适老化改造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便利、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使老年人能够更加独立地生活。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设施适老化改造越来越多。我国豫西某村以打造“传统民居养老村”为目标,对该村“下沉式窑洞”进行适老化改造。下图示意豫西某村“下沉式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乡村旅游设施适老化改造越来越多的因素有(     
①人口年龄结构②城市乡村差距③自然环境变化④经济发展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图中虚线区域改造为落地玻璃窗主要目的为了改善下沉式窑洞的(     
A.光照B.热量C.通风D.湿度
3.对“下沉式窑洞”进行适老化改造有利于该村(     
A.自然灾害减少B.人口大量回流C.产业结构优化D.生活成本降低
2024-02-01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7 . 常住人口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柱状代表常住人口,折线代表自然增长率图

1.下列人员属于常住人口的是(     
A.现役军人B.外出从业人员
C.本地工作职业稳定的异地人D.在校就读的异地大学生
2.丙行政区可能是(     
A.沪B.青C.苏D.贵
3.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24-01-31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一模地理试题

8 . 矮光村位于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西南部,下辖13个自然村,共设8个村民小组,是以农耕为主的小村落,曾经一度出现“空心化”现象。村民们怎么也没料到,以前有着多个空心自然村的革命老区会华丽“蝶变”,村里“沉睡的资产”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被盘活了,“空心村”成为“网红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矮光村早期“空心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村民大多外出(     
A.旅游B.务工C.求学D.经商
2.矮光村华丽“蝶变”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环境逐渐转好B.就业机会快速增加
C.基础设施不断改善D.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矮光村未来发展的主要产业类型是(     
A.种植业B.现代金融业C.旅游业D.造船业
2024-01-29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调考地理试题

9 . 下表为1990—2020年东北三省省际净迁移人口数量(单位:万人)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黑龙江吉林辽宁
1990—2000年-123.774.062.0
2000—2010年-23.5-105.6-2.2
2010—2020年-594.2-331.6-70.4

1.表中所示时段东北三省省际净迁移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B.政策C.文化D.资源
2.表中所示时段东北三省省际净迁移人口数量变化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     
A.教育水平整体提升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居民就业压力减小D.康养产业快速发展
2024-01-2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深研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地理试题

10 . 粤西地区包括湛江、茂名、阳江三个地级市,面积3.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8%。根据下表提供的人口迁移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2005—2020年粤西地区人口迁移规模(单位:万人)


年份湛江—省内湛江—省外茂名—省内茂名—省外阳江—省内阳江—省外
净迁移2005—201014.261.0910.154.00-0.500.63
2010—2015-9.56-2.72-7.46-5.38-1.860.06
2015—2020-16.75-2.66-13.79-2.60-5.170.39

1.粤西人口迁移的特点表现为(     
A.2005—2020年,人口持续流入,主要以省外流入为主B.2005—2020年,人口持续流出,主要流向珠三角地区
C.2010—2020年,人口持续流入,主要以省内流入为主D.2010—2020年,人口持续流出,主要流向珠三角地区
2.为了积极引导区域人口的合理流动,粤西当地政府应(     
①依托粤西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培育专业镇和特色镇       ②实施乡村振兴,做大做强第一产业,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
③加强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④提高劳动力平均工资和福利待遇,引导劳动力当地就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7更新 | 56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