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于2020年11月1日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     
A.青少年人口比重持续增加B.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C.乡村人口比重持续增加D.人口增速逐渐加快
2.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地区(     
A.人口密度持续增大B.人数变化主要来自自然增长
C.人口数量先减后增D.环境变迁是主导影响因素
2021-06-09更新 | 23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一中2021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2 . 在京流动人口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下表示意2015~201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
常住人口(万人)2170.52172.92170.72154.22153.6
常住外来人口(万人)822.6807.5794.3764.6745.6

1.推测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生活成本日益上升的主要因素是(     
A.租房成本B.交通费用
C.教育支出D.消费观念变化
2.导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污染严重B.棚户区拆迁改造
C.经济收入高D.产业结构升级
2021-06-0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巨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下表是我国四个直辖市2019年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值)及城镇化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直辖市面积(万km2年末总人口(万人)1-14岁少儿抚养比(%)65岁及以上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0)城镇化率(%)
北京1.641215213.3414.5628.0086.80
天津1.195156213.2315.5628.7983.48
上海0.634242813.6222.0735.6988.30
重庆8.240312424.7222.6147.3366.80

1.三类抚养比数据均接近的两个直辖市是(     
A.上海和重庆B.上海和天津
C.北京和重庆D.北京和天津
2.重庆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均较高的原因是(     
①出生率较高②城镇化率较低③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④总人口较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06-09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巨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2013年我国流动人口为2.41亿,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下图为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为(     
A.由内陆向沿海流动B.由北向南流动C.由沿海向内陆流动D.由南向北流动
2.21世纪,我国的人口迁移特点是(     
①以务工经商为主 ②人口迁移频率低 ③人口迁移规模大 ④以自发迁移为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6-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人口净迁移率是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的差值与平均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省域人口净迁移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净迁移率最低的地区主要位于(     
A.东部B.中部C.北部D.西部
2.与甲省区相比,乙省区(     
A.人口净迁移率高B.居民收入水平高
C.人口变化受政策影响大D.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大
3.丙省区人口迁移的有利影响是(     
A.减轻土地压力B.增加劳动力供给
C.促进房地产发展D.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2021-06-07更新 | 22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2018年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0.6%。下图为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是(     
A.总体均衡,南北差异大B.分布不均,西部最高
C.总体均衡,东部最低D.分布不均,南部最高
2.影响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经济发展水平D.国家政策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握手楼”是一个形象的比喻,邻楼之间打开窗户就可以握手。在广东省的四会市,“握手楼”逐渐增多。这些城中村的楼房一幢贴着一幢,且疯狂向上生长,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极小。下图示意四会市某处的“握手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会市的“握手楼”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     
A.人口增加B.环境恶化C.土地紧张D.交通拥堵
2.“握手楼”集中区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①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       ②位于市中心区,影响市容
③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④建筑通风、采光条件极差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8 . 在城市人口占比超过50%后,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一省范围看、公共资源首先重点配置在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高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与省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势差”。在城市“势差”的影响下人口呈现阶梯式迁移模式。读我国人口阶梯式迁移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城市“势差"形成的最大因素是(     
A.基础设施B.地理位置C.经济发展水平D.文化教育水平
2.受城市之间“势差”影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A.农村到城市B.中西部到东部C.城市到郊区D.城市到城市

9 . 下图示意2010-2015年辽宁省常住人口数量和自然增长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4-2015年辽宁省人口迁移增长量约为(     
A.—3万B.—6万C.-9万D.3万
2.根据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可以推知,现今辽宁省(     
A.地震灾害多发B.经济发展快
C.就业机会减少D.生态环境改善
3.目前最符合辽宁省人口流向的是(     
A.辽宁-黑龙江B.河北-辽宁
C.天津-辽宁D.辽宁-北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随着武汉城市群“1小时交通圈”的进一步建设,黄冈、孝感与武汉之间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推测部分人口每天在武汉和黄冈、孝感之间频繁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在武汉旅游B.在黄冈、孝感上班
C.在武汉居住D.在黄冈、孝感居住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