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印度人口13.9亿,年龄结构较为年轻。该国城镇化水平34.5%,低于亚洲主要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国内人口出现跨区域迁移。该国粮食生产基本自给,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但粮食出口常受政策限制。

材料二:2020年,印度提出“自立印度”经济方案,推动本土制造、本土市场和本土供应链发展。但有学者认为,该国宜发挥劳动力优势,面向国际市场生产工业品,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图左为印度略图,图右为2021年印度农业、工业、服务业比重及重要产业部门。

(1)从气候角度,简述该国常限制粮食出口的原因。
(2)指出该国人口迁移方向,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3)从产业结构角度,简析该国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
(4)说明该国宜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的理由。
2024-01-16更新 | 464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1月浙江省高考地理真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兰屿岛位于我国台湾省东南部(图a和图b),面积45平方千米,常年多大风,被称为风岛,是全世界多风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地下屋(图c),吸引着游人前来观光。

材料二民居分布于背山面海的小山坡上,各房屋顶部的坡面一半高出地面,一半在地面以下。前坡坡度缓,后坡坡度陡,坑边多建有凉亭。多见方形木框架,底部架空,屋顶覆草。



(1)归纳兰屿地势特征并阐述判断依据。
(2)推测兰屿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3)阐述当地气候对地下屋建筑特征的影响。
(4)说出游客大量涌入对兰屿带来的影响。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内政部数据显示,在2019年移居澳大利亚的移民中,排名前四的来源国为印度、中国、菲律宾与尼泊尔,移民总数近20万。这些海外移民几乎全部为技术移民及家庭签证移民。

材料二:近年来,昆士兰州国内人口净迁入量已超过新南威尔士州,位居澳大利亚首位。正如昆士兰人所说,“要是你来昆士兰,你就会知道,你会买得起房子,交更少的税以及看更棒的橄榄球队比赛,获得更少的上班通勤时间”。2019年有5万多新南威尔士州人流入昆士兰州。下图为澳大利亚行政区划图。

(1)简述21世纪海外移民对澳大利亚的有利影响及对移民来源国的不利影响。
(2)指出西澳大利亚州的人口分布特点,并说明主要原因。
(3)与新南威尔士州相比,昆士兰州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是移民城镇,不同方言的居民相互交融。不同移民群居空间和生产方式有一定差异,物资交换密切。“平阳人(来自浙江温州)住山头,河南人住田头(平原),江北人(来自江苏)在港滩”。河南话是当地的“普通话”,流通最广泛。图示意泗安镇地形。



(1)请对泗安镇不同移民群居空间差异做出合理的解释。
(2)分析河南话在泗安镇流通最为广泛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黑龙江人口出生率为3.59‰,死亡率为8.7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1‰。辽宁全年出生人口20.0万人,出生率4.71‰,死亡人口37.7万人,死亡率8.89‰,人口自然增长率-4.18‰。

材料二   受人口外迁、自然增长率低等因素影响,在2010-2020十年间,东北三省减少1101万人,其中,黑龙江减少了646万人,是流失人口最多的省份。辽宁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5.72%,为全国最高。下表为东北三省2010-2020年人口变化统计表。

2010年人口占全国比重2020年人口占全国比重人口变化数比重涨跌
黑龙江383139912.86318500882.26-6463903-0.6
吉林274528152.05240734531.76-3379362-0.34
辽宁437463233.27425714073.02-1154916-0.25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
(2)人口外迁对东北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3)东北地区外迁的人口中,既有青壮年也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口。请选择任一群体,推测该群体主要迁往哪些地区并阐明理由。
2023-11-18更新 | 416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川渝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该地区人口主要流入地为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近年,川渝地区部分原迁出人口出现回流趋势。


   
(1)描述2010年以来川渝地区人口机械增长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分析2010年以来川渝地区人口回流对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3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9077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5.3%,初中文化程度占56%,高中文化程度占16.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1.1%。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外流,尤其是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以农村社会主体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空废化等为主要特征的乡村病日趋严峻,一些村落逐渐走向衰败甚至消亡,给乡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材料二下图示意1978—2017年我国农村人口变化,其中农村人口外流率=农村户籍人口/农村常住人口×100%


   
(1)概括我国农村人口外流的主要特点。
(2)从农村的角度,简析驱动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
(3)简述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对农村的消极影响。
(4)在农村人口外流的背景下,试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2023-10-10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卷综合题变式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梅花村位于福建省霞浦县东北部沿海山区。以前,山上土地贫瘠,村道不通,村民争相往镇上搬。自2018年开始,该村修建村道,完善配套设施,开发民宿,发掘旅游景点……现在,村里不少荒地种上了水果、茶树,数民宿依山面海、错落排布,三五成群的游客漫步其间,感受海滨风光与田园意趣,昔日的“空心村”成了热闹的“网红村”。梅花村是霞浦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霞浦县有各类乡村民宿400多家,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下图示意霞浦县地理位置。

   

(1)简述促使村民搬离梅花村的“推力”。
(2)分析大量村民搬离对该村民宿的影响。
(3)分析霞浦县发展民宿的有利条件。
(4)说明发展民宿给霞浦县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末2022年初北京市常住人口2188.6万人,常住外来人口83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目前北京的人口发展给北京的环境、资源以及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建设。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简图和京冀两地1980年、2021年城镇化水平统计图。

(1)简述北京、天津等核心城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2)从城镇化水平和速度角度,说明1980~2021年北京和河北城镇化进程的差别。
(3)国务院决定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说明其意义。
2023-08-24更新 | 376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2 人口迁移(专项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为822.6万人,与2014年相比,增加3.9万人,增长0.5%。“十二五”时期,全市常住外来人口增量从2011年的37.7万人降至2015年的3.9万人,增速从5.4%降至0.5%。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各项措施的推进,常住外来人口增速从2011年高于常住人口增速2.5个百分点降至2015年低于常住人口增速0.4个百分点。从增量所占比重看,全市每增加100名常住人口中,常住外来人口从增加66人下降到增加21人。下图示意2005年和2014年北京市分环线人口密度分布情况(人/km2),资料源于北京市统计局。

       

(1)根据图表材料,指出北京市常住人口稠密区的分布地区,分析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北京市的主要原因。
(2)描述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简述北京市常住人口减少对该城市的影响。
2023-08-09更新 | 200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13 人口与地理环境(高频非选择题50题)-【一轮题型·必刷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题型突破训练(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