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5 道试题
1 . 我国中西部省份的流动人口回流意愿较高,主要原因是(     
A.产业转移B.环境优美C.经济发达D.交通改善
2024-01-1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2地理试卷

2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呈现新特征。下图为“2019年和2021年我国不同区域人口净迁移规模(单位:万人) 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2021年人口呈加速流入的是     
A.长三角经济圈B.环渤海经济圈C.中部城市D.西北城市
2.该时段我国人口迁移呈现新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旅游资源分布B.落户政策调整C.乡村振兴实施D.产业发展状况
2024-01-11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地理试卷

3 .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每年10月老张从北京飞来,次年4月再从海口飞回。他背后有数十万这种“候鸟”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完成下面小题。

1.海口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气候因素C.文化因素D.资源因素
2.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A.人口合理容量增加B.第三产业发展
C.廉价劳动力充足D.资源消耗降低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4 . 中国大量的流动人口,在首次流动后长期处于在城乡或城市间循环流动的非永久性迁移状态。研究发现人口首次流动后的10年内将发生第二次流动,且两次流动的特征不同,下表是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抽样统计中首次和再次流动排名前列的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首次出度城市首次入度(再次出度)城市再次入度城市
1.重庆市1.深圳市1.上海市
2.安徽阜阳市2.广州市2.北京市
3.河南周口市3.东莞市3.天津市
4.湖南邵阳市4.北京市4.苏州市

8.四川南充市8.温州市8.无锡市

注:不含港澳台数据,首次入度城市是指在首次人口流动中所流入的城市。

1.据表推断,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自然灾害D.社会因素
2.据表分析,我国人口首次流动和再次流动呈现出来的特征是(     
A.首次流动以西部地区人口流出为主B.首次流动以跨省的长距离流动为主
C.再次流动珠三角地区的吸引力增强D.再次流动流入地均为省会或直辖市

5 . 下图为2022年和2021年在沪外省市户籍常住人口主要来源地情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省最可能是(     
A.安徽B.河南C.四川D.浙江
2.与2021年比,甲省户籍在沪常住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化认同感B.环境改善C.人口老龄化D.产业转移
2024-01-09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百校调研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

6 . 2000—2018年,非洲大学生留学目的地发生变化,逐渐形成较完整的对称结构(如图)。目前非洲在校大学生出国留学比例高达5.8%,部分非洲留学生未能学成归国,而是留在留学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8年对称结构补充完整,主要是因为2000年以来南美洲部分地区(     
A.交通条件改善B.经济发展较快
C.劳动力较缺乏D.农业规模扩大
2.法国成为非洲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推测是因为法国(     
①教育设施完善②留学政策严格③环境质量优良④距非洲较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部分非洲留学生未能学成归国,易导致非洲(     
A.高端人才流失B.人口数量减少
C.性别比失衡D.人口容量降低

7 . 小城镇“过疏化”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口离开原本居住的城镇,使城镇产业人口短缺与各种城镇功能难以为继的现象。近年来,日本“过疏化”的小城镇数量不断增长,已成为普遍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小城镇“过疏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因素B.文化因素C.科技因素D.经济因素
2.小城镇“过疏化”会导致日本(     
A.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B.城镇化水平持续下降
C.农业村、渔村大量消失D.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
2024-01-08更新 | 345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宁波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8 . 20234月,沈阳都市圈正式获批第九个国家级都市圈,成为东北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都市圈是指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大连是辽宁省经济产值最高的城市,总人口仅次于沈阳。图示意沈阳都市圈规划。完成下面小题。

1.沈阳都市圈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C.矿产资源的开发D.城际交通的完善
2.相较于大连,沈阳可以成为第九个国家级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主要优势是(     
A.经济产值高B.辐射区域广
C.服务业发达D.城市规模大
3.沈阳都市圈获批第九个国家级都市圈的主要意义有(     
①增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动力②协调区域内产业互补发展
③实现区域内合作共管④均衡区域内城乡人口分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08更新 | 535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永寿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拟测试地理卷(三)

9 . 一般来说,县域内人口流出越多,该地区城镇吸引力越弱。但近年来,在四川县域城镇化中,却呈现了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的情况。下图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条件下四川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较快对本地带来的影响是(     
A.就业机会增加B.劳动力增加
C.公共服务压力增大D.工业化提高
2.依据图示县域城镇化模式推测未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增长潜力及其原因(     
A.较大-收入返还增加B.较小—房价增长过快
C.较大—城区设施完善D.较小—农村人口减少

10 . 继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为一线城市后,2022年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等15个城市成为新一线城市。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吸引力综合评价立体图,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衡量,城市舒适性用教育、文化和交通资源衡量,人才政策用落户、安居、就业创业衡量。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沈阳人才政策指数最高B.南宁城市舒适性指数高于昆明
C.杭州的经济发展指数高于青岛D.呼和浩特综合评价指数最高
2.新一线城市吸引一流大学毕业生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完善B.户籍政策宽松C.交通通达度高D.经济发展活力
3.一流大学毕业生流入新一线城市可以(     
①降低人均工资水平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减轻公共服务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07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重点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