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历次人口普查结果可以反映人口迁移状况,人口迁移给区域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下表为东北三省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迁移状况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东北三省“四普”至“七普”人口迁移状况表(单位/万人)。

省份四普(1990)五普(2000)六普(2010)七普(2020)
辽宁省24.5068.3077.25-155.49
吉林省-9.20-30.00-91.64-341.31
黑龙江省-26.2-78.70-204.73-641.21

1.关于东北三省人口迁移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普”相较“四普”,东北地区开始呈现净迁出趋势
B.“七普”相较“六普”,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变率最大
C.“四普”至“六普”,吉林省人口净迁出总量最少
D.“四普”至“七普”,东北地区净迁出趋势持续加速
2.人口迁移状况给东北地区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①阻碍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       ②限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③阻碍制造业的转型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 .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热点问题,图为1995-2020年我国老龄化分布重心轨迹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老龄化分布重心主要位于(     
A.苏B.滇C.豫D.鲁
2.中国人口老龄化重心演变趋势为(     
A.总体变化幅度较小B.整体东移局部回迁C.东西方向偏移量大D.整体迁移速度减慢
3.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空间演化的主导因素是(     
A.养老服务资源B.医疗卫生条件C.经济发展水平D.优质生态环境
2024-01-27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3 .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属黄河冲积平原区。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呈动态变化趋势。下表为该县村庄三个年份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值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2006年2016年2020年
村庄数量(个)占比(%)村庄数量(个)占比(%)村庄数量(个)占比(%)
≤0.6000.006412.75142.79
0.60—0.80101.9920741.2410220.32
0.80—1.0047294.0219739.2436071.71
1.00—1.2030.6020.40122.39
≥1.20173.39326.37142.79
1.推断在城区及其周边地区呈聚集态势的村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为(     
A.≤0.60B.0.60—0.80C.0.80—1.00D.≥1.00
2.整体来看,柘城县村庄(     
A.老年人口比重减小B.老年人口平均年龄减小
C.劳动人口比重减小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减小
3.具有类似常住人口变化状况的区域,一般具有相似的(     
A.经济规模B.经济发展趋势C.人口规模D.人口职业构成
2024-01-22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我国老年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老年人口长距离向心集聚的主要因素是(     
A.康养设施B.交通条件C.消费水平D.地域文化
2.我国老年人口迁移若呈离心扩散趋势,则可能会使(     
A.城市内部就业机会减少B.城市养老产业快速消失
C.郊区老龄化程度加重D.郊区环境容量明显下降

5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吉林省总人口为24073453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减少3379362人。人户分离人口为10350683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5888506人。如图示意吉林省各市(州)人口增长率〔(七普人口-六普人口)/六普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除长春外,吉林省其他市(州)人口增长率均为负值,说明该省10年来(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B.人口迁出量大于迁入量
C.工业发展速度快于农业D.产业转移扩散趋势明显
2.吉林省人户分离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有(     
①省会长春市②京津地区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④云贵川三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 . 2020年末,四川省常住人口约8367万,2022年上升到8374万,同时面临着人口自然负增长的局面。下图为四川省各市(州)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川省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①西部多,东部少   ②东北部多,西北部少   ③成都市人口密度最大   ④藏族聚居区人口分布均匀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近年来,四川省的人口迁移趋势可能是(     
A.人口迁出大于迁入B.人口迁入大于迁出
C.省内人口迁移量大D.跨省人口迁出量大
3.四川阿坝和甘孜州与其他市(州)人口密度差异显著,其主要原因是两州(     
A.气候寒冷,土地紧缺B.干热河谷,淡水稀少
C.日照强烈,地面裸露D.高寒缺氧,地势崎岖
2023-12-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卷

7 . 目前,人口负增长趋势已成我国不同省区市最为严峻的人口问题。据调查,我国各省区市人口负增长到来的速度都快于欧洲地区,时间间隔(生育率开始下降的时间与人口负增长到来的时间间隔)在45—80年之间。下图示意我国29个省区市(未包含西藏、新疆、台湾、香港和澳门)人口负增长到来的时间速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各省人口负增长到来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整体快于西部地区B.四川在西部地区中速度最快
C.广东在东部地区中速度最慢D.安徽在中部地区中速度最快
2.广东出现人口负增长时间晚于其他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省市,得益于广东(     
A.优越的地理位置B.大量的人口迁入C.便利的交通运输D.完善的基础设施
2023-11-17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8 . 人口流动,依据其空间范围,可划分为跨省、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三种方式。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对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起重要作用,但持续的人口流动造成一些中小城市人口净流出。下表为2011—2018年我国中小城市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中数据反映中小城市(     
A.2011—2014年跨省和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变化趋势相同
B.2015年和2016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数量相同
C.2011—2018年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波动上升
D.2011—2018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基本均衡
2.为应对人口净流出,中小城市可以(     
A.发展数字经济,提高竞争力B.实施“归巢计划”,鼓励人才回流
C.鼓励生育,缓解劳动力短缺D.放宽落户政策,鼓励农民进城

9 .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图示意1990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京津冀地区1990至2020年的人口变化趋势为(     
A.流动人口数量减少B.由城市向乡村迁移
C.分布呈均衡化发展D.与经济发展趋势一致
2.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河北省(     
A.农业产值减小B.城镇化速度放缓
C.工业生产规模变小D.人口老龄化速度变缓

10 . 早期的农业社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依赖于自然环境,现代社会,人口分布的空间趋势更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这体现出社会经济发展不但对人口具有吸引力,也包含着对劳动力的需求。下图为2000—2020年广东省人口重心迁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几何中心与人口重心偏离,说明广东省(     
A.第一产业发达B.人口分布不均C.人口增长缓慢D.城镇化水平不高
2.人口重心位置的变化,说明2000年—2020年来广东省(     
A.全省人口增长缓慢B.东北部人口增长更快
C.南部沿海人口增长更快D.全区域人口快速增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