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如下图为我国春运期间各省区(不含港澳台地区)人口流出、流入首位流(单纯基于一省人口的总流出或总流入的强度)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的粗细代表流入和流出强度。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反映出影响人口首位流指向的主要因素有(        
①空间距离   
②交通方式   
③经济发展水平   
④地形阻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图中甲、乙两省(区、市)分别是(       
A.山西、青海B.广东、安徽
C.云南、北京D.山东、内蒙古
3.该图说明(       
A.历史因素对人口流动首位流的影响最大
B.东北地区流入首位流地域分布最为复杂
C.河南流出人口流向浙江的最多
D.全国各省区流出首位流主要指向北京、天津、上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中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B.天津市C.重庆市D.上海市
2018-06-09更新 | 12210次组卷 | 88卷引用:2019年4月2日《每日一题》 必修2 人口的空间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频率加快,空间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
A.自然环境的变化B.经济重心的改变
C.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与方便D.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5 . 下图为1999 -2014年部分国家迁入韩国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和越南迁入韩国人口在2002年以后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于
A.中国和越南与韩国的距离比较近
B.韩国经济发展快,对中国和越南吸引力不断增强
C.中国和越南与韩国文化氛围接近
D.中国和越南剩余劳动力多,向国外转移压力增大
2.大量人口迁入韩国会
A.导致韩国人口容量上升B.促进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C.大幅度提升韩国城市化水平D.促进韩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
2018-05-30更新 | 367次组卷 | 7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高一地理 期末模拟试题C卷 鲁教版(教师版)
6 .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读下图“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省(市)2010年以前人口总量(     
A.先增后减B.持续上升C.先减后增D.持续下降
2.下列属于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主要原因是(     
A.经济水平持续下降B.水陆交通便利
C.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D.城镇房价增长快
2018-05-28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高一地理 期末模拟试题A卷 人教版
2010·海南海口·一模
7 . 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山东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
A.以青壮年人口为主B.老年人口比重高于青少年人口
C.男性人口比重高于女性人口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
A.加剧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促进该市治安的稳定D.减轻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2018-05-28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高一地理 期末模拟试题B卷 湘教版
8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及上海气候资料图和洋山港码头景观图。

(1)依据资料,简述上海气候特征及成因.
(2)据材料推测江苏省的人口迁移方向,并简述对迁入地的影响。
(3)简述洋山港发展集装箱运输的好处。
2018-05-21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高一地理 期末模拟试题A卷 人教版
2018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百度迁徙地图是基于手机用户的地理位置及其在某时段的迁徙所形成的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采用可视化呈现方式,全程、动态、实时、直观地展现人口迁徙的轨迹与特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人口迁徙,
A.主要迁徙方向是自沿海到内陆B.迁入热度最高的是四大直辖市
C.人口密度越大,迁徙活动越频繁D.与半月前的迁徙方向大致相同
2.关于图示人口迁徙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善了人口迁入区的环境状况B.使迁出区留守儿童大量增加
C.改变了劳动力的空间分布状况D.加强了迁入区与迁出区联系
2018-05-18更新 | 20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高一地理 期末模拟试题B卷 鲁教版
2018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名校
10 . 下图为我国总人口与城乡劳动人口增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城市劳动人口数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A.2018—2022年,农村劳动人口数量多于城市
B.2002—2026年,城市劳动人口不断减少
C.2026年我国城市劳动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2028年后,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2.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化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是
A.农民工工资不断上涨B.城市服务业逐渐衰退
C.我国粮食产量下降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018-05-18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高一地理 期末模拟试题C卷 鲁教版(教师版)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