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客家先民是中原人,历史上曾有三次大的迁徙,第一次大迁徙是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第二次大迁徙是唐朝末年,黄巢举兵起义及“五代十国”时期;第三次大迁徙是金元相继入侵。下图7是客家人三次迁徙的大致路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上,影响客家人三次人口大迁徙的主要因素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
2.客家人迁徙路径上呈现的自然带依次是
A.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阜阳是安徽的西北门户,这座享誉盛名的农业大市,也是安徽省劳务输出最大的城市。“十二五”期间,阜阳市政府提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力争实现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500亿元,由“百亿粮仓”向“江淮厨房”转型。下左图为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
材料二: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市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依托,是经济区生产布局和城市群功能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具备较强聚集扩散、服务和创新功能的区域经济中心。2016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下右图为我国中部六省区位置示意图。

(1)据图描述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
(2)分析阜阳市成为安徽省劳务输出最大基地的原因。
(3)简述阜阳的产业转型对当地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4)推测与郑州相比,合肥未能获批国家中心城市的原因。
2018-05-01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高一地理 期末模拟试题B卷 鲁教版
3 . 图Ⅰ为甲、乙两城市某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图Ⅱ为A、B两地人口就业构成图。读图回答问题。

(1)若图Ⅰ中甲、乙两城市人口规模相当,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大的是________城市。甲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乙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图Ⅰ中甲城市人口向乙城市迁移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若图Ⅱ中A、B两地对应图Ⅰ中甲、乙两城市,则A地对应________城市,B地对应________城市。请依据图Ⅱ列出A、B两城市劳动力的就业比重______
2018-04-22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高一地理 期末模拟试题A卷 中图版(教师版)
2018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契丹族是发源于辽河的游牧民族,唐中期时人口有七八十万。《辽史》记载,唐后期中原混战,“民不堪言,多逃亡依阿保机为主”,阿保机对逃亡及征战中所俘获的汉人,“命其建城而居,分地耕种”,契丹国逐渐形成“城郭相望,田野益辟”的景象。到1005年人口增至340多万。
材料二   2005年我国部分省区(下图)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

注:“+”表示流入,“—”表示流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对契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对①省区产生的影响。
2018-04-16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学易金卷:段考模拟君之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原创卷A卷【测试范围:人教必修2第1-2章】
2018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中国和美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

材料二   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那里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西部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的平原等有利的自然条件。这个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1/4,但人口占全国的近一半,全国大部分的汽车制造、钢铁、化学以及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都分布在这里。

材料三   国家统计局 2006 年3月16日公布, 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 14 735 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 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 63%。

20 世纪 80 年代下半期以来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1)由材料一中资料分析中国和美国人口现状对社会的影响。
(2)材料二中美国人口向东北部地区集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美国退休的老年人,沿着箭头方向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
(5)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
(6)从材料三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2018-04-1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3周 人口的空间变化——《周末培优君》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地理
6 . 下图为2017年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动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017年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数量由多到少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丙、乙
C.丙、甲、乙D.乙、甲、丙
2.下列关于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迁入的人口最少B.乙城市老龄化最严重
C.丙城市人口增长率最高D.人口增长模式均为传统型
2018-04-08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4月6日《每日一题》 必修2 周末培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材料二 下图为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

(1)据材料一,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主要流向。
(2)据材料二所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                    B.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省
C.黑龙江是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省                    D.经济发达地区无人口迁入淄博
(3)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
(4)目前,我国的人口流动多为民工流,请为解决民工流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8-03-2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02 人口的空间变化—《大题精做》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必修2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2年春运从1月8日起至2月17日,为期40天。

材料二 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材料三 

(1)春节前后人口流动主要的方向分别为 (  )

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

(3)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和影响。

(4)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5)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2018-03-26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02 人口的空间变化—《大题精做》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必修2
2018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较易(0.85) |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2018-03-26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02 人口的空间变化—《大题精做》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必修2

10 . 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是四川省的三个传统农区。下表示意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以人下简称“三县”)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情况(2014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形成原因是
A.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劳动力投入量大
B.计划生育政策下人口出生率低,增长缓慢
C.生活、医疗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
D.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大,人口迁移率高
2.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A.土地流转加快,家庭土地流转比例降低
B.加快了农村家庭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
C.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
D.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增强
3.针对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现状,三县应
A.全面放开农村生育政策,增加劳动力供应B.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C.实施大规模休耕养田制度D.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