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2020111日,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七人普”)正式开启,和以往相比,普遍存在的“人户分离”现象仍然为人口普查带来困难(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但这次人口普查有所不同的是,全国700多万名普查员将在这天开始走入千家万户,逐人逐项开展普查登记,并全面采用电子化方式开展,直接实时上报数据。通过细致划分普查区域、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等方式,确保普查登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旧城的危房改造        ②经济的快速发展   ③严格的户籍管理        ④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
2.“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安徽省B.四川省C.上海市D.黑龙江省
2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人口问题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等因素影响。根据《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至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专家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

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万人)
2010年2020年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1535.951705.681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1460.991543.031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1788.5~18701841.5~19351894.5~2000
(1)根据材料归纳上海市人口的特点。
(2)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
(3)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4)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市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3 . 塔里木盆地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沙漠边缘的绿洲,荒漠化使绿洲不断向河流上游方向迁移,迫使人口不断外迁。据此完成下列题。

1.塔里木盆地人口外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社会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经济因素
2.塔里木盆地人口外迁说明当地的(     
A.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B.人口合理容量不变C.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D.人口合理容量变大

4 .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下题。

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
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制约城市经济发展
2021-04-19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我国2019年春节前夕“瘦身”城市流出人口数量排行榜,下表为我国三大城市群省际流动人口来源地统计。据此完成下题。


京津冀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河南17.67%

湖南22.20%

安徽31.10%

山东17.39%

广西20.64%

河南13.17%

黑龙江10.54%

四川10.65%

江西8.96%

安徽8.13%

湖北10.09%

四川8.66%

山西5.51%

江西8.01%

贵州6.34%

1.下列关于“瘦身”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深圳、东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吸引力正在降低
B.成都、佛山、郑州、杭州流出人口较少,城市活力不足
C.春节前夕“瘦身”越明显的城市,拉力越强
D.春节前夕“瘦身”越明显的城市,推力越强
2.下列关于三大城市群人口流动说法正确的是(     
A.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流动辐射半径小,核心城市与周边区域经济差距小
B.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流动辐射半径大,区域经济增速快,劳动力需求多
C.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流动辐射半径小,就业机会少
D.三大城市群人口流动特征与交通线路密度无关
3.2019年,上述我国主要人口流动区出现“反向春运”现象,“反向春运”与以往年轻人回家过年相反,是由老人提前到子女工作地过年。该现象的出现(     
A.造成各方向客流不均衡,不能充分利用铁路运力B.加大务工人员家庭开支
C.缓解务工地节日性劳动力紧缺状况D.减轻务工地节日旅游景点压力
2021-04-19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河北定州有很多打工出名的“务工村”,村里新房气派,但留守者大多为老人和儿童。全国妇联2018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人口中儿童数量达902万。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定州地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地点选择京津地区,请说出原因。
(2)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会对当地农村生产、生活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3)从2017年到2018年,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试说出原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2020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制定出台了《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实现“零门槛”落户和户籍转移,这将会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随打工者迁入城市入学(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新《户口规定》的实施,将会(     
A.迁出地经济倒退B.缓解城市劳动力不足
C.吸引各地人才流入D.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2.材料中未成年人进入城市入学的主要原因是(     
A.教育政策改变B.气候影响C.务工随迁D.政治性移民
20-21高三·山东·对口高考

8 . 人口流失和经济衰退是判断城市收缩的主要指标。下图示意2019年中国收缩城市研究基本态势调查情况。下表中,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种类的城市,其对应框内的数字,依次代表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数、人口数量指数、用地面积指数;各指数均采用1~5的等级,数字越大,在全国的地位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经济总量指数人口总量指数用地面积总量指数城市经济总量指数人口总量指数用地面积指数城市经济总量指数人口总量指数用地面积指数城市经济总量指数人口总积量指数用地面积指数
1980年221435433344
2019年544324333434
1.图中被提及的东北地区城市属于表中四种类型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东北收缩城市的出现带来的影响是(     
A.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B.房价、物价上涨
C.人口对耕地压力减轻D.机械迁移率为负值
2021-04-17更新 | 250次组卷 | 7卷引用:黄金卷1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河北专用)

9 . 根据2021年春节前2月6~8日全国人口迁徙大数据统计,日均人口流入量占比前三位的省份是广东省(14.24%)、四川省(8.13%)、河南省(7.52%);日均人口流出量占比前三位的省份是广东省(21.14%)、四川省(7.31%)、江苏省(6.56%)。另据铁路部门统计,旅客发送量比去年同期减少7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流入人口最多的影响因素是(     
A.返乡B.旅游C.探亲D.购物
2.广东流入人口最多、流出人口也最多,主要原因是(     
A.旅游资源丰富B.交通网络四通八达C.气候温暖湿润D.外来务工人员众多
3.今年春节前我国人口流动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收入水平的变化B.国家政策的调控C.传统文化的影响D.恶劣天气的制约
2020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10 . 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可以通过连接祁连县与吉隆县的“祁吉线”体现,两侧地域面积大致相同,但是人口比例悬殊。“祁吉线”长期稳定,但是1978年以来东南半壁人口占比持续微降,西北半壁人口占比持续微增。下图为2010年青藏高原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青藏高原“祁吉线”长期稳定的根本因素是(     
A.民族政策B.自然环境C.交通发展D.产业结构
2.青藏高原东南半壁人口占比持续微降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质量恶化B.经济水平下降C.人口老龄化加重D.人口迁出活跃
3.为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青藏高原地区应(     
A.大力发展工业增加就业机会,以吸引人口迁入
B.促进人口向城市集聚,减少对生态脆弱区破坏
C.将东南半壁人口大量向西北半壁迁移,以平衡人口分布
D.将东南半壁人口大量向沿海地区迁移,以减轻人口压力
2021-04-16更新 | 274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15-【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河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