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对于依赖外贸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颇具吸引力。阿联酋(下图)是中国商品进入非洲和东欧的重要枢纽。阿联酋依托强大的国际空港物流优势,于2020年11月,在首都阿布扎比成立服务新冠疫苗国际分发与运输的物流集团。该集团拥有处理超过60亿剂疫苗的运输能力。与此同时,阿布扎比港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低温和超低温仓库之一,可在-80℃下存储约300万剂新冠疫苗。据报道,中国国药集团与阿联酋成立了合资公司,计划每年生产2亿剂新冠疫苗。为抵抗疫情,未来全球预计至少需要80亿剂新冠疫苗。



(1)阿联酋外来人口众多,其中迪拜外来人口占比多达80%。说明阿联酋吸引大量外来人士在此安家的地理优势。
(2)分析阿联酋成为中国海外生产新冠疫苗首选地的主要原因。
(3)中阿新冠疫苗生产线顺利投产,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疫情的有效控制。试解释其原因。

2 . 人口自然增长人数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人口机械增长人数是一定时期内人口迁入人数减去迁出人数。下图示意2010~2018年我国东部沿海某港口城市人口增长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人口增长形式的主要成因是(     
A.计划生育政策严格B.产业结构转型升级C.经济发展水平下滑D.自然资源渐趋枯竭
2.该市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A.科技人才严重流失B.年龄中位数降低C.企业用工成本上升D.性别比严重失衡

3 . 农村人口流动指数表示了区域农村人口流动的特征,既表示了流动盈余和亏损,又表示了在全国农村人口流动中的地位。读“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农村人口流出地位最高的省份是(     
A.粤、川、渝、皖B.豫、皖、湘、川C.新、川、浙、闽D.渝、皖、冀、赣
2.影响农村人口广泛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交通因素C.自然因素D.政治因素
2022-02-24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嵊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二模(12月)地理试题

4 . 2021年,易地生态移民、搬迁扶贫剧《山海情》火了。上世纪90年代始,人们从西海固(西吉、海原、固原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移民到宁夏平原的闽宁镇,在政府、福建专家的帮助下,最终走向富裕。图为西海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世纪90年代始,影响人们从西海固移民到宁夏平原闽宁镇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B.经济C.矿产开发D.自然灾害
2.与西海固地区相比,闽宁镇适宜“生态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A.靠近银川,政策吸引力大B.靠近贺兰山,矿产资源丰富
C.降水量小,光照条件优越D.自然条件好,环境承载力大

5 . 苏州是仅次于深圳的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人口1274.8万余人,是江苏省13个设区市中唯一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该市外来人口占比近80%,且仍呈上升趋势。下图示意2018年外来人口在苏州定居时间与组建家庭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江苏省内其他城市相比,苏州对外来人口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因素最可能是(     
A.国家政策B.发展机会C.迁入门槛D.消费水平
2.2018年在苏州定居10年以内的外来人口中,定居时间越长(     
A.定居人口越少B.组建家庭的比例越高C.定居人口越多D.组建家庭的比例越低
3.在未来几年中,苏州(     
A.消费水平会大幅下滑B.房价难以下调C.环境承载力将持续下降D.养老业压力大
2022-02-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教育体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诊断测试地理试题

6 .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显著变化,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珠三角城市群面临新的挑战。左图是2000-2013年珠三角城市群与国内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GDP及增速,右图是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增长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增速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B.经济增速快,GDP总量高
C.经济GDP总量最小,经济增长最慢D.总体发展势头下降
2.2011年以来,常住人口增长率出现明显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产业结构调整②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③全国交通条件的改善④人口政策调整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7 . 我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称为“人户分离”,包括“户在人不在”和“人在户不在”两种情况。2020年11月1日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中部地区下降0.79%,西部地区上升0.22%,东北地区下降1.2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些年来,导致我国人户分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B.家庭婚姻
C.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差距D.现代化快速交通的发展
2.“人户分离”中“户在人不在”的地区(     
A.以东北地区为主B.交通通达度低
C.就业岗位相对较少D.自然环境恶劣
3.“人户分离”对“户在人不在”地区的主要影响(     
A.加剧人地矛盾B.提高环境容量
C.城市化水平降低D.老龄化程度加深

8 .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四川,2020年疫情之后,大量的四川人再次背起行囊,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结合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四川居民离乡外出打拼的主导因素是(     
A.就业B.地形C.资源D.气候
2.俗话说“巴蜀一家亲”,图中数据显示重庆与四川人口流动频繁,引起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四川经济发达,人口众多B.缓解人口老龄化
C.两地相距较近,经济联系多D.改革开放政策支持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国人口普查是由国家在统一的时间以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全项调查登记,重点是了解各地人口发展变化、性别比例、出生性别比等。下面左图示意第六、第七两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七普)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情况,右图示意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各地区人口比重及变化情况。



(1)与六普相比,说明七普人口年龄结构最明显的变化及其影响。
(2)简析六普以后我国0—14岁人口比重变化的原因。
(3)分析我国人口地区分布差异变化及产生的原因。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代表建议将结婚年龄规定提前。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及说明理由。
2022-02-22更新 | 3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名校金科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仍在增加。人口回流是指人口从流入地流回流出地的过程。下图为我国不同省区人口流出地人口回流意愿空间分布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人口回流意愿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省流出人口回流意愿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户籍改革B.环境质量
C.人口数量D.产业转移
2.乙省流出人口中回流意愿最强的人群是(     
A.经商人员B.求学的青年大学生
C.务工的少数民族D.政府的工作人员
3.东北地区人口回流意愿对当地的影响是(     
A.加快经济发展B.增加老年人口数量
C.促进土地流转D.提升城市化水平
2022-02-2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