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12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卡塔尔(图)国土狭小,95%以上是沙漠戈壁,但拥有550千米的海岸线。以石油、天然气生产和出口为经济支柱。常住人口约302万,人均收入居世界第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描述卡塔尔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图右是卡塔尔常住人口构示意图(截至2022年10月)。

(2)读图,概括卡塔尔常住人口结构特征,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为了容纳2022年世界杯期间的数万球迷游客,卡塔尔在多哈海边修建了一座大型的“羚羊人工岛”,这是多哈海边的第14个人工岛。

(3)说明卡塔尔营造人工岛的有利条件。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湖南省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0593113人,乡村人口减少9849011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5.46个百分点。2020年底,全省常住人口是6644.49万,户籍人口7300.11万,湖南总人口净流出650多万。人口流出地除了本省长沙外,主要是广东、浙江、上海等地。

材料二   湖南2020年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0.2﹕38.1﹕51.7。


(1)简要分析湖南省城镇人口比重提高较快的原因。
(2)简要分析导致湖南省人口迁出的原因有哪些?为减缓人口外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据材料二数据,将其产业数据标注在下图中。
2021-07-30更新 | 390次组卷 | 2卷引用:《航拍中国》第三季 第八集 湖南(高中)

3 . 下图为中国、美国、印度三国人口平均年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的国家是(     
A.中国、美国、印度B.中国、印度、美国
C.美国、中国、印度D.美国、印度、中国
2.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平均年龄曲线呈现图示变化规律的原因(     
①甲国经济增速放缓,人均收入低于乙国   ②乙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出现负增长   ③甲国人口净迁入,且迁入青壮年为主   ④乙国经济发展快,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7-28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27 人口的数量变化-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4 .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该地区到其它地方居住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的主要人员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城市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太原市经济总量在不断攀升,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但是产业结构“重化”现象突出。国民经济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然高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发展速度远大于轻工业。工业产值中高能耗的工业部门如有色冶金工业、能源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为太原市的主要支柱产业。下图所示太原市能源消耗总量图(1999年—2013年)。


材料二: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地处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 ,地形特点是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汾河纵穿市区中心。太原属于半湿润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56毫米左右。交通枢纽中心,是通往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也是内陆地区和山东沿海港区的枢纽。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长期以来一直是人口迁入与流入的重要城市。如下表所示的太原市人口结构变化情况。

1990

2000

2005

2010

常住人口(万人)

271.05

334.44

342.85

420.16

年龄段占总人口比重(%

总人口

100

100

100

100

0—14

22.56

19.77

16.61

13.49

15—64

72.78

73.42

73.39

75.58

65岁及以上

4.66

6.81

10

7.93

人口抚养比(%

少年人口抚养比

30.99

26.92

22.64

17.17

老人人口抚养比

6.41

9.28

13.63

10.10

人口总抚养比

37.40

36.20

36.27

27.27


(1)根据材料,描述太原市1999年—2013年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化特点。
(2)分析太原市常住人口的结构特征。
(3)从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太原市人口承载力较大的原因。
(4)人口流入使太原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归纳入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0-11-01更新 | 1200次组卷 | 5卷引用:第7单元 人口的变化【过关测试】-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单元复习过过过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953年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在2020年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时点与前两次(第五次、第六次)保持一致,均是11月1日零时。此次普查首次采用了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住户只需在普查摸底过程中,扫描专属二维码,便可在网上完成家庭成员和个人信息的自主填报,采集过程中的数据将实时上传至国家平台。

材料二: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其中贡山县独龙江乡为独龙族主要聚居地。独龙江乡地形封闭,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每年大雪封山少则半年,多则七个月之久。2014年4月10日,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成功实施“最后一爆”,标志着隧道全线贯通,这也使得贡山县独龙江乡多年后能够再次与全国同步开展人口普查。

材料三:我国近两次人口普查年龄金字塔(见下图)



(1)独龙江乡上一次与全国同步开展人口普查的时间是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据此推测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季节,并分析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独龙江乡无法与全国同步开展工作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采取电子化登记的相对于人工登记的优势。
(3)结合材料三,指出我国当前主要人口问题。
2021-05-07更新 | 264次组卷 | 4卷引用:热点02 人口普查-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考前特训
6 .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分别写出①_______、②_______所代表的功能区。
(2)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_______,试说明原因_______。
(3)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试说明原因_______。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和特殊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老龄化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老龄宣传要转变观念,在宣传内容上努力实现从老龄工作宣传向老龄问题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宣传的转变。     

材料二: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1)同东部许多省份相比,贵州省的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小,其中原因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C.人口消费水平较高        D.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较低
(2)读材料二,属于2010年人口金字塔示意图的是哪一个?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
(3)读材料二,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
2020-03-02更新 | 4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高考地理微专题二十 人口统计图及人口问题

8 . 婚配性别比是指在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供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2010~2060年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33~40岁)婚配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农村和城镇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分别从2051年和2045年开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增速B.生育观念C.生育政策D.外来移民
2.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加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城镇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农村B.城镇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农村
C.农村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城镇D.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从200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此次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下图为“2000年与2050年(预测)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材料二 下面图甲为“195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统计图”,图乙为“1950~2050年中国和全球14岁以下与65岁及以上人口百分比(预测值)统计折线图”。


(1)据材料一中信息判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  )。
①人口总量庞大 ②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③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 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结合材料二中图甲,说明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中图乙可以看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4岁以下人口数量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年,试说明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以及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4)据材料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点。
2018-08-0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专题训练题

10 . 2012年8月7日,“2012年全国老龄宣传工作座谈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在会上指出,我国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和特殊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老龄化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老龄宣传要转变观念,在宣传内容上努力实现从老龄工作宣传向老龄问题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宣传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示意图。

材料2: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1)同东部许多省份相比,贵州省的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小,其中原因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C.人口消费水平较高

D.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较低

(2)读材料1,属于2010年人口金字塔示意图的是哪一个?分析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3)读材料2,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

(4)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应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胎化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理由是什么?

2018-12-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演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