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自然增长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     
A.老龄人口增加,人口死亡率上升B.婚育观念转变,人口出生率下降
C.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人口出生率下降D.抚养成本高,育龄妇女生育意愿降低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增长是指因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
东部38.9239.4441.2641.5143
中部32.9332.5331.731.4129.84
西部28.1528.0327.0427.0827.16
(1)简述我国人口区域分布的变化特点。
(2)指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并分析成因。
(3)我国不应盲目提升西部地区人口比重,请说明理由。

3 . 读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历史变化示意图和某国人口金字塔图,完成下面小题。



1.a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3%B.1.5%C.2%D.4.7%
2.人口金字塔图所示国家可能是(     
A.埃及B.印度C.泰国D.美国
3.有关人口增长模式阶段Ⅲ的人口增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减少B.新增人口数量急剧上升
C.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D.人口压力更为严重
2022-11-1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甲地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是(     
A.教育压力大B.人口老龄化C.劳动力不足D.死亡率极高
2022-10-2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内乡实验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下列有关中国、印度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1为中、印人口增长情况。

人口数(亿)年平均增长率(%)
1990年2000年
中国11.312.61.07
印度8.510.01.62
世界53601.32

下表2为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2000年)。

少年儿童组(0〜14岁)成年组(15〜64岁)老年组(≥65岁)
中国22.89%70.15%6.96%
印度33.30%61.70%5.00%
(1)中、印两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两国中净增人口数量较大的是_______,原因是该国___________
(2)表中显示中国成年组比例远高于印度,但是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据人口年龄结构表反映出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该人口问题对人口的直接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个我国已经出现该人口问题的城市___________,解决该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6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七次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数量为14.1178亿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第六次人口普查减少了0.48人。数据公布之后,我国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了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平均增长率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图
1.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A.人口总量保持增长态势B.年均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
C.人口死亡率超过出生率D.全国家庭户数有所减少
2.影响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家庭户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人口流动频繁②住房条件改善③人均寿命延长④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我国实施一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是基于(     
①改善人口年龄结构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③保持人力资源优势④减缓城乡人口流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 .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新闻网报道,2033年前后,中国总人口的总量高峰将保持在15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总生育率在1.8%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

材料二、据《北京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94.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6.6%。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万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11.8万元提高到12.9万元。


(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____政策。
(2)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某地大力治理环境污染,会使环境人口容量____(变大或变小)。
(3)根据资料一分析,北京市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____因素。大量人口迁入对北京市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等。

8 . 2016年我国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2015年后(     
A.少儿人口数量减少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
2.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我国(     
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B.“用工荒”问题将不再出现
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D.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2021-03-10更新 | 42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

9 . 从2016年二孩政策实施至今,我国人口出生率仍在逐年下降,人口危机趋势凸显。下表是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最高和最低的10个省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19年人口出生率前10省区
地区西藏宁夏青海贵州广西福建海南云南江西广东
出生率(%‰c)14.613.7213.6613.6513.3112.912.8712.6312.5912.54
2019年人口出生率倒数后10省区
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上海北京新疆内蒙古山西江苏
出生率(%o)5.736.056.456.737.08.128.148.239.129.12
1.我国人口出生率高的省区(     
A.集中于中西部地区B.东南省区高于西南C.东北省区高于华北D.南方人口增长较快
2.我国人口出生率高的省区人口出生率高的原因有(     
①人口基数②民族构成③消费水平④国家政策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3.东部沿海的广东、福建人口出生率高,其社会影响因素是(     
A.教育水平B.科技发展C.开放程度D.传统观念
2020-12-16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江苏省总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1982年到2010年,江苏省总人口约增加了(          
A.1000万B.1500万C.2000万D.2500万
2.从1964年以来,图中②线持续上升,其主要原因有(          
①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       ②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 
③青少年人口大量外迁            ④出生率下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