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自然增长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人口增长

案例资料:人口增长率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2019年以来,江苏省各城市逐步放宽落户政策。下图示意江苏省2016—2021年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

案例思考:
(1)归纳图示期间江苏省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
(2)说出图示期间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年份,并解释原因。
(3)针对江苏省人口出现的问题,提出可采取的措施。
2023-04-20更新 | 12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口数与死亡人口数之差)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是反映某一区域人口数量变化的重要指标。西藏自治区由于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一直以来人口稀少,且分布不均。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1965-2017年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1)分阶段描述西藏自治区1965-201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特征。
(2)简述自1970年之后,西藏自治区人口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3)请为提高西藏自治区人口容量,提出合理建议。
2024-06-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5月)考试地理试题
3 . 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正式发布,表1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总数统计表、表2为我国近两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对比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
人口普查
年份
第2次
1964年
第3次
1982年
第4次
1990年
第5次
2000年
第6次
2010年
第7次
2020年
人口总数(亿人)7.2310.3211.6012.9513.7114.12

表2:
近两次人口普查0—14岁(%)15—59岁(%)60岁以上(%)
第6次(2010年)16.6070.1413.26
第7次(2020年)17.9563.3518.70

(1)简述近两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
(2)有人提议“我国应完全放开生育”,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银发经济是以服务老年为主的新兴产业,2021年重阳节,京东发布的《2021年老年用户线上消费报告》显示:线上老年适用品市场越来越繁荣。


(3)说出银发经济崛起的原因及带动的相关产业。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收缩,也被称为人口减少,人口下降,是伴随着西方国家人口下降和老龄化(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总数的7%)而被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及“收缩型城市”。下图为在县市尺度上的2010~2015年我国人口收缩(常住人口减少)的空间分布图。



(1)描述我国人口收缩区的分布特征。
(2)推测东北地区出现人口收缩的原因。
(3)简述人口收缩给东北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2-05-02更新 | 26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国人口普查是由国家在统一的时间以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全项调查登记,重点是了解各地人口发展变化、性别比例、出生性别比等。下面左图示意第六、第七两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七普)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情况,右图示意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各地区人口比重及变化情况。



(1)与六普相比,说明七普人口年龄结构最明显的变化及其影响。
(2)简析六普以后我国0—14岁人口比重变化的原因。
(3)分析我国人口地区分布差异变化及产生的原因。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代表建议将结婚年龄规定提前。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及说明理由。
2022-02-22更新 | 3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名校金科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读芬兰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表,回答下列问题。

芬兰1785年~1976年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表

人口阶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A.1785年~1790年3.83.20.6
B.1825年~1830年3.82.41.4
C.1910年~1915年2.91.71.2
D.1970年~1976年1.31.00.3

(1)A阶段人口增长的特征是________,B、C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2)D阶段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_(快/慢),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由C转变为D的原因是出生率________(上升/下降),造成该变化的原因有________
(3)此表反映的数据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进步,芬兰未来将面临的严重人口问题是________,此问题给芬兰带来的社会影响有________,你认为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
2021-09-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临晋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下面材料和表格,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增长、人口构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折射出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下表为2019年甲、乙、丙三国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年龄构成

城市人口比重/%

人口/每公顷耕地

人均GDP/美元

0-14岁/%

≥65岁/%

甲国

0.8

1.1

13

19

88

0.2

27460

乙国

2.2

0.7

35

6

28

3.3

2800

丙国

3.8

1.5

42

5

16

5.3

710


(1)根据表中资料说明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老年人口抚养比(ODR)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老年人的人口数,是反映青壮年负担状况的指标之一。衡量一个国家青壮年负担状况,除考虑老年人口抚养比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2)甲国ODR大于丙国,但甲国青壮年负担压力比丙国小,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主要原因。
(3)说出丙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和人口发展趋势,并对该国的人口发展提出建议。
2021-02-10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汾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0.6%~0.7%,2015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17年达0.8%。


(1)指出2010年安徽省常住人口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其原因。
(2)说明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说明2015年以来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2000年~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近郊区外来人口多于当地户籍人口。



(1)从数量和密度两方面描述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该城市近郊区外来人口多于当地户籍人口的原因。
(3)试说明解决近郊区外来人口数量过多的合理措施。
10 . 读2015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反映出的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2)现在,我国政府根据人口现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试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