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养老金支出占GDP比重可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养老资源承受能力。一般该比重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提高。延长退休年龄被普遍认为是补偿养老金缺口的最优方案。下图示意四个国家的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和养老金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代表的国家分别为(     
A.中国、美国、德国、日本B.美国、中国、德国、日本
C.中国、日本、美国、德国D.美国、日本、德国、中国
2.延迟退休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增大年轻人赡养压力B.加剧大学生就业困难
C.加剧人口老龄化程度D.加重国家养老金压力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出生率降低、预期寿命延长等人口变动特征的出现和深化,世界正在经历部分相似的人口转变过程和一些共性的人口问题。然而,由于各国人口变迁的历史起点、影响人口变动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强弱、政府人口政策各不相同,国家间会长期呈现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应特征和自身独特的演变进程。

美国既是一个发达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因疫情推迟的美国2020年人口普查结果于2021年4月开始陆续发布。与此同时,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也已公布,数据显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人口观念的转变,我国人口出现了老龄化加剧、生育水平下降等与发达国家(地区)相似的境况。

下图示意美国1950-2010年相关人口统计图。

1950-2010年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及占比

1950-2010年美国男性、女性人口数量及性别比

(1)结合图表,分析1950-2010年美国人口结构变化特征。
(2)据图推测美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及其带来的主要影响。
(3)我国与美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共同点及我国针对这一变化出台的政策有哪些?
2022-03-29更新 | 654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妇女在育龄期间平均的生育子女数。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图示意1960-2018年部分国家总和生育卓、平均寿命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国中,1960年总和生育率受国际人口迁移影响最大的是(     
A.甲国B.乙国C.丙国D.丁国
2.1960-2018年期间,乙国.总和生育串和平均寿命的显著变化,反映该国(     
A.经济高速发展B.人均碳排放减少C.人口迅速增长D.人口抚养比降低
4 . 读中国出生人口数及出生率图,图中出生率曲线因人为原因缺失了一段,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出生人口数和出生率相同,人口政策不同
B.两点出生人口数相同,影响人口增长的政策不相同
C.两点出生人口数和影响人口增长的政策都相同
D.两点人口出生率相同,影响人口增长的政策不一样
2.根据乙以后时间段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推测最可能的是
A.该时期育龄人口数量变化大,导致人口出生数变化
B.因为出生人口明显增长过快,国家调控人口政策改变,出生人口数量再回归正常
C.现行人口政策效果不明显,需要更宽松的人口政策刺激人口增长
D.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出生人口出现明显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下图示意放开二孩政策前后(2010-2030年)中国人口总量变化趋势对比。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全面放开二孩后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A.2016-2018年
B.2020-2022年
C.2024-2026年
D.2028-2030年
2.图示时间内,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会导致
A.老年人口规模减少
B.劳动力供给明显增加
C.婚育妇女数量增加
D.社会抚养负担加重
3.二孩政策后,推测下列省份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
A.广东
B.宁夏
C.吉林
D.贵州
6 . 进入2010年,专家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问题。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左图分析,专家呼吁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D.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2.右图中,能够反映我国1982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

7 . 目前,中国人口总量约为美国的4.3倍,预计2050年中美两国人口总量分别为14.17亿、4.03亿。下图是“中国和美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数量变化预测图”。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014年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中国与美国相等
B.2014年非劳动人口比重中国远大于美国
C.2050年非劳动人口比重中国比美国大
D.2050年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中国比美国少
2.针对图示适龄劳动人口的变化趋势,当前我国应当
①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③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④引进外籍劳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17-05-16更新 | 1059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的106.74下降为105.2(以女性人口为100)。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虽然比2005年和2009年人口抽样调查的性别比略有下降,但仍然还是高于正常范围。

材料二 四个地区人口性别比例曲线图。

(1)造成1950年俄罗斯性别比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中曲线②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性别比例,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区性别比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并探究解决的措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1949年人口总数为5. 4亿,到1982年增长为10. 3亿。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材料二   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几十年后,中国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 34%,下降到2012年的1. 21%,劳动人口增速已经低于总人口增速。2013年11月15日,中央宣布人口与生育政策调整,实施夫妇中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单独二孩”政策。
材料三   目前,全国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单独夫妇有约1 100万对,截至2014年5月31日,全国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只有27. 16万对。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若维持之前的生育政策不调整,会出现什么后果。
(2)“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并不多,试分析其原因。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小红随妈妈参加了表哥的婚礼,婚礼主持人发言时祝贺新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单位上的证婚人发言时却说“……要注意计划生育”。

材料二 小红在上网时发现了两组有关我国婚姻状况的数据:

甲:2008年上海人均结婚年龄再次推迟,男性平均结婚年龄为32岁,女性平均结婚年龄为29.6岁。比2007年推迟约0.6岁。

乙:香港统计年刊载:1991~2007年香港的离婚判令数与粗离婚率统计图(粗离婚率指一年内每1 000名15~64岁的离婚人数所占比重)。


(1)材料一中婚礼主持人与单位证婚人的发言反映了我国生育文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双选)(  )
A.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B.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C.从家长包办到自由恋爱
D.从封建礼教到新社会风尚

(2)试分析近年来上海市人均结婚年龄推迟对人口的影响。
(3)由材料二图可知,1991~2007年香港离婚率的变化特点是____,分析这种变化使香港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哪些____
2016-11-26更新 | 60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