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2023年国家人口普查结果出炉:中国总人口达14.2亿,出生率创新低。这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材料一胡焕庸线(HuLine),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胡焕庸线反映了我国人口分布格局。

材料二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一般在2530岁,近年来,我国处于这个阶段的女性人口有所减少。并且伴随着教育压力与不完善的相关政策,近来部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一直较低。

材料三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和2010-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折线图.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胡焕庸线与我国哪些分界线大致上重合。
(2)据图描述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口增长率的特点,并分析出现2022年这种增长现象的原因。
(3)举例说明人口负增长带来的问题,并对缓解这种问题提出你的建议。
2024-03-20更新 | 345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仿真卷一(全国旧高考 文综形式)-【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全国通用)

2 . 人口总抚养比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由儿童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构成。生育率通常指一年内出生活婴数与同期平均育龄妇女人数之比。下图示意印度历年总抚养比、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生育率的变化情况(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A.儿童抚养比、生育率、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
B.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生育率
C.生育率、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
D.生育率、老年抚养比、儿童抚养比、总抚养比
2.对该国100年间生育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人口政策B.经济水平C.人口迁移D.自然灾害
3.该国为应对2020年后的人口变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完善养老保障体系②实施鼓励生育政策③大量迁入国外移民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4高三·上海·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发展模式,图中显示世界人口发展丙阶段特征是(     )(单项选择)
A.高出生率、死亡率下降、高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下降
2024-02-17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难点16 人口变化与地理环境-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
2024高三·上海·专题练习
4 . 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下图1为“杭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描述图中杭州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
0-14岁人口比例:____
65岁以上人口比例:____
(2)图1显示,杭州在1964年之前和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分别说明其直接原因。
1964年之前:____
2000年之后:____
(3)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图(图2),杭州在1964年之前人口发展属于________期,2000年之后人口发展属于____期。
2024-02-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难点16 人口变化与地理环境-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以将我国各个省区(直辖市)划分为“高老龄化—高经济水平”、“高老龄化—低经济水平”、“低老龄化—低经济水平”和“低老龄化—高经济水平”四种类型,依据下图完成。



1.下列省区(直辖市)中,由“高老龄化—低经济水平”型转变为“高老龄化—高经济水平”型的是(     
A.山东B.河北C.湖南D.重庆
2.对比分析2000年与2020年人口老龄化与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上海两地老龄化程度减轻得益于高经济增长水平引发的人口迁入
B.西藏、宁夏、青海老龄化程度一直较低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时间较晚有关
C.2020年广东老龄化程度较低的主导因素为较高的生育水平
D.2020年老龄化程度较重的地区一般具有趋同的产业结构
2024-01-16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7 人口--备战2024高考地理二轮必刷选择题(人教版2019)

6 . 下表为2019年我国浙江、青海、黑龙江、湖北四省常住人口数量及其人口变动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
2019年常住人口(万人)5850.00607.825927.003751.30
较2018年增加人口(万人)113.004.5910.00—21.80
自然增长
(万人)
28.904.5725.28-3.81
机械增长
(万人)
84.100.02—15.28-17.99
1.属于中部地区的省份是(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口需求增大B.乙省经济落后导致人口流出量大
C.丙省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较城市突出D.丁省受生育观念影响,人口出生率低
2024-01-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研修教研体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老龄人口超过10%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大于20%属于高龄社会;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达到60%为人口红利窗口开启;少儿人口比重低于20%即步入少子型社会。下图为中国、日本、苏丹、澳大利亚四国1950~2020年人口年龄结构演化轨迹图。读图完成小题。

1.图中关于人口年龄结构演化轨迹对应国家正确的是(     
A.①澳大利亚②苏丹③日本④中国B.①日本②澳大利亚③中国④苏丹
C.①澳大利亚②中国③苏丹④日本D.①中国②日本③澳大利亚④苏丹
2.参考图中人口年龄结构演化的规律,可推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年龄结构一般演化顺序是(     
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
C.④—②—③—①D.①—③—②—④
3.④国家人口年龄结构演化滞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生育观念B.经济水平C.生育政策D.医疗条件

8 . 我国于1971年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确立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2015年10月29日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2021年5月31日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图示意1950~2016年我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及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5年我国0~14岁人口数量再次出现小高峰的原因是(     
A.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经济发展B.招商引资促进外籍人口迁入
C.人口流动频繁导致生育率高D.上一次婴儿潮已到育龄阶段
2.2015年10月29日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说明(     
A.社会保障体系完善B.男女比例失衡严重
C.人们生育观念转变D.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3.我国1971~2021年间生育政策不断调整,有利于(     
A.改善我国人口结构B.促进人口均衡分布
C.应对人口的老龄化D.调整三大产业结构
2023-12-12更新 | 403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8 人口与城市(讲义)-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9 .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人口比重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图1为人口年龄结构演化基本方向图,甲、乙、丙、丁箭头表示老龄化、多子化、少子化、红利化,图2四条曲线表示19662020年我国及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人口年龄结构演化轨迹。完成下面小题。



1.代表红利化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①、②、③分别表示(     
A.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B.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C.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D.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

10 . 下图示意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人口普查(七普)人口增长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重庆市的人口增长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增长减慢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2.“七普”人口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值的省区(     
A.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B.大多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省区
C.工业化发展程度较低
D.“六普”增长率也低于全国平均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