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人口机械增长:_______使某一区域的人口_______发生变化。区域内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为_______;区域内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为_______。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由人口机械增长和_______共同决定。
2024-01-1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1.2人口迁移-预习自测 人教版必修二

2 . 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人口密度B.交通运输C.环境承载力D.移民意愿
2.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④实现了迁出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04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1.2 人口迁移(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一定技术,从事专业职业的人员,是提升地区创新能力、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图反映20002015年我国部分省区高技能人才迁移效率(净迁移量与迁移总量的比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内蒙古、重庆、新疆等西部省区高技能人才迁移效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能源B.交通C.环境D.经济
2.近年来,高技能人才迁移呈分散趋势,表明(     
①东部地区高科技企业增多
②中西部地区生活成本增加
③区域间协调发展程度提高
④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4 .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流动人口急剧增长,人口流动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大规模人口流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图示意2001—2020年我国18个城市群常住人口的年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20年,我国人口迁入规模最大的目的地是(     
A.京津冀城市群B.长三角城市群C.珠三角城市群D.辽中南城市群
2.导致哈长城市群近年来常住人口年均变化的因素是(     
A.气候条件B.政策因素C.经济因素D.环境质量
3.应对哈长城市群人口变化合理的措施是(     
A.放宽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B.大幅增加社会福利,放宽生育政策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D.取消户籍管理制度,鼓励人口迁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频繁,不同省区迁居人口特点差异明显。下图示意2019年我国南方、北方部分省区的总迁居人口数量与省(区)内迁居人口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年,图中南方省区较北方省区(     
A.迁居人口规模总量小B.跨省迁居人口数量大
C.省内迁居占比均值高D.省外迁居占比均值低
2.结合安徽、江西人口迁居特点判断,两省应(     
A.鼓励本地人口跨省迁居B.减少外省迁居人口吸纳
C.积极招商引进外地企业D.严格户籍迁居管理制度
6 . 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人口迁移的动力是什么?(准确把握“推—拉”理论)
2023-10-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1.2 人口迁移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 . 下图是“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长三角相比,川渝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③水能资源丰富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川渝地区人口大量流向长三角,对长三角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改善城市环境B.增加就业岗位
C.提高农业比重D.缓解劳动力短缺
2023-10-27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2.1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8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2023-10-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1.2 人口迁移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9 .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指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5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5年,该地区人地关系明显趋于紧张的是海拔(     
A.2500米以上地带B.1900—2500米地带C.1300—1900米地带D.1300米以下地带
2.2000—2005年,该地区海拔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2023-10-07更新 | 612次组卷 | 73卷引用:4.1走向生态文明(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023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10 . 读1935~2010年我国人口重心演变轨迹图,完成下面小题。


   
1.视频讲解下列时间段我国人口重心平均移动速度最快的是(     
A.1935~1964年B.1964~1982年C.1990~2000年D.2000~2010年
2.1982~1990年我国人口移动的方向及主要原因分别是(     
A.东南,矿产资源的开发B.东南,改革开放的政策
C.西南,矿产资源的开发D.西南,改革开放的政策
2023-09-27更新 | 69次组卷 | 4卷引用:1.2 人口迁移(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