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家庭规模是指家庭成员数目的多少和家庭关系的复杂程度。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明显。下图为北京市2016年、2022年不同规模家庭户的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2016年,2022年北京市家庭规模变化最大的是(       
A.单身家庭增多B.独生子女减少C.四口之家减少D.复合家庭减少
2.导致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生育政策B.传统观念C.生育意愿D.其他因素
3.北京家庭小型化更明显,家庭规模低于全国水平的原因是(       
A.经济水平高B.就业压力大C.人均寿命长D.外来人口多
2024-04-04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4届高考3月诊断性测试地理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2 . 武汉在历史上被誉为“九省通衢”,水路交通区位优势突出。2022年武汉在校人数约120万,是中国拥有大学生最多的城市。近几年,武汉发布户籍新政,从博士生到中专生,都可“零门槛”落户武汉市区,落户武汉的大学生总数猛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九省通衢”的交通地位给武汉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武汉的城市等级B.推动武汉的逆城市化进程
C.扩大武汉的经济腹地D.降低武汉与周边的人口迁移热度
2.武汉发布户籍改革的目的是(     
①缓解农村的压力②扩大城市规模③增加城市活力④提高市中心房价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2-0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三文综地理试题06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3 . “回流式”城镇化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新路径,其重要性日益彰显,是解决传统农民工异地城镇化瓶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实现高质量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下图为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构成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中部地区回流人口特点是(     
A.以城镇人口为主B.以农村人口为主C.教育程度较高D.职业技能较强
2.江西省吉安市人口主要回流方向是县城而不是地级市,主要原因是县城(     
A.距农村户籍地远B.房价水平高C.生活成本较低D.公共服务完善
2024-01-26更新 | 267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三文综地理试题05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4 . 小学在校生人数和一个城市的人口变动有很大关系,小学生的数量变化是反映人口流动的重要指标。下表示意2015年、2020年西安、郑州、哈尔滨的小学在校生人数及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5年小学在校生人数/万人2020年小学在校生人数/万人增长率/%
西安56.685.250.5
郑州79.1100.426.9
哈尔滨42.239.4-6.6
1.哈尔滨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政策变化B.人口基数较小C.经济发展缓慢D.气候条件恶劣
2.西安小学在校生人数变化会使(     
A.就业规模扩大B.旅游业快速发展C.就业压力增加D.城镇化水平提升
3.郑州市为应对小学在校生人数变化,应该(     
A.扩大城市用地规模B.放宽城市落户政策
C.调整小学校区布局D.承接外部产业转移
2024-01-13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高考预测地理试题(05)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农业发展基础较好,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县内交通便利。图示意20062020年柘城的城—镇—村人口层级结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2006—2020年,柘城的城—镇—村人口层级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县城工业化发展②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③村域特色产业发展④村域学校数量减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为优化该县金字塔形人口层级结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A.县城承接外地产业转移B.促进“一镇一品”优势产业发展
C.改善村域基本服务设施D.合理推进优质耕地资源流转
2024-01-05更新 | 37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高考预测地理试题(08)
2023·全国·模拟预测

6 . 迁出强度指数,是利用互联网服务请求的数量,通过算法测算各城市人口流往其他城市的情况。迁出强度指数并不是实际迁出人数,但也是判断人们就地过年情况的主要依据。下图示意我国农历戊戌年(2018.02.16—2019.02.04)、己亥年(2019.02.05—2020.01.24)和庚子年(2020.01.25-2021.02.11)腊月某城市相同时段人口迁出强度指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戊戌年图示时段内人口迁出数量逐日增加
B.己亥年每日人口迁出强度均大于另外两年
C.庚子年我国总人口相较于前两年大幅减少
D.腊月初九开始己亥年迁出强度指数都最大
2.导致图示时段庚子年人口迁出强度指数相较于前两年产生巨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春节民俗发生变化B.政府政策大力调控
C.回家过年意向下降D.铁路交通运力下降
3.推测图示时段下列区域迁出强度指数最高的是(     
A.四川盆地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黄土高原
2023-12-27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卷文综地理试题(10)

7 . 城镇化中后期,中国人口流动的城乡结构出现重要转变,将对人口再分布和城镇化及区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下图为“2010年和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类型及规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     
A.乡—城流动人口规模增长率最高
B.各类型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的占比发生大的变动
C.省际城乡流动人口规模庞大且在增长
D.城—城流动成为当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主流类型
2.与其他类型比,城—城流动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原因可能是(     
A.城镇化水平高B.城镇空间结构优化C.城镇基础设施完善D.城镇环境改善
3.应对城—城流动人口快速增长,可以(     
①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大量迁出人口②迁入地城镇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③优化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促进人口均衡分布④流出地营造适合产业转移和人口回流的良好环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全国·模拟预测

8 . 下表示意1980—2020年我国人口移民国外最多的十个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移入人数/万人国家移入人数/万人
孟加拉国16.0澳大利亚65.3
西班牙17.9加拿大69.9
英国20.8日本7.6
意大利23.3韩国80.3
新加坡42.6美国218.4
1.我国人口移民国外的显著特点是(     
A.均移入发达国家B.以短时流动为主C.以青壮年人口为主D.以就近迁移为主
2.孟加拉国吸引我国人口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消费市场更加广阔
C.劳动力就业机会多D.承接产业转移条件好
3.人口大量移民国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有(     
①大幅减轻环境压力②导致人才外流③造成财富流失④加剧企业用工荒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9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2.“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的问题
C.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D.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2023-07-11更新 | 313次组卷 | 146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10 . L县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区面积达95.5%,辖103个村(含6个居委会)是以纳西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2015年该县户籍人口为23.78万人,常住人口为22.91万人,下图示意L县自西向东不同区域人口流动状况(下图)。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注:人口流动活跃度(实线)=(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常住人口

人口流动强度(虚线)=(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常住人口

1.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县域功能区排列正确的是(     
A.主城近郊区、偏远山区、主城远郊区、主城区
B.主城近郊区、主城区、主城远郊区、偏远山区
C.主城远郊区、偏远山区、主城近郊区、主城区
D.主城远郊区、主城区、主城近郊区、偏远山区
2.L县村域人口流动活跃度东部显著高于西部,可能是东部(     
A.旅游业较发达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C.教育医疗设施好D.农业收入有限
3.为进一步振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当地宜采用的发展策略是(     
A.异地城镇化B.就近城镇化C.郊区城市化D.逆城市化
2023-05-30更新 | 411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七省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