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城乡之间的人口产生了巨大的流动。2008年后,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现象一直持续,由此引发的问题也逐步显现,使得农村外出劳动力不断由“被动回流”发展为“主动回流”。下图示意某大学一课题组对广东省德庆县、陆河县、饶平县回流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抽样统计结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县回流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     
①行业差异较大   ②劳动密集型产业少   ③收入差异较小   ④自主创业的机会较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这三县农村劳动力持续回流可能会利于农村地区(     
A.进行产业转型B.减小人地矛盾C.消除贫富差距D.发展高科技产业
2021-12-15更新 | 3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高三一调考试地理试题

2 .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示意2000~2010年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重心变化。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原因是因为其(     )
A.经济实力雄厚B.地理位置居中
C.人口数量超大D.交通网络发达
2.据图推断,图示时段(     )
A.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B.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
C.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D.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
2020-09-02更新 | 199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三毕业班高考模拟(一)试卷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北海道上士幌町(“町”是日本行政区划名称,相当于我国的“镇”),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其第一产业2010年占比34.4%,包括粮食、食品产业、农民畜牧业,机械化程度高;其第三产业2010年占比52.9%,包括观光疗养业、福利事业。曾经随着日本城市化的发展,上士幌町人口流失居住分散,并出现大量分散的空房、空地,城镇运营成本高、活力不足。下图为上士幌町人口年际变化(含预测)和1995年以来上士幌町人口增减数量统计。



(1)指出1965年以来上士幌町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简述上士幌町人口现状对当地经济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
(3)很多乡镇通过招商引资、工业化转型升级而得到振兴,解释上士幌町没有采取此种方式的原因。
(4)请提出上土幌町为降低城镇运营成本、提高城镇生活的便利度可采取的措施。

4 . 技术创新正在引发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改变着人口的流动模式。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主要挤占的是中等技能的就业岗位,同时增加其他技能就业岗位。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深圳(创新之都)、珠海(花园城市)、东莞(制造业基地)四地2000~2015年流入人口的年均增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0年期间东莞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外来投资多,制造业发展迅速B.创新能力强,大量人才迁入
C.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适于居住D.产业结构优化,就业机会多
2.东莞人口的增长会增大东莞对人口流入的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
A.收入增加B.技术进步C.交通便捷D.市场扩大
3.相较于2000~2010年期间,2010~2015年期间东莞、珠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人口流动模式反映了
①东莞产业规模萎缩                              ②深圳对高、低技能人员吸引力大
③珠海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④广州人口规模优势依然明显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5 . 按照户口性质变量和居住地城乡类型界定可以把人口流动界定为4种类型,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00—2015年4类流动人口构成图,其中,乡—城流动人口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城一城流动人口则持续增加,尤其是在2010年前后加速增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人口流动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乡一城流动人口的比例下降导致城市劳动力人口出现短缺
B.城一城流动的人口比例上升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C.乡一乡流动的人口比例降低会使农村劳动力发生流失
D.城一乡流动人口的变化说明我国已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2.城一城流动人口呈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高学历的人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教育和医疗水平
②就业和发展机会
③家庭文化因素
④地方政府政策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20-03-26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生产性服务业(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是当前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知识密集度最高、高层次人才就业最集中的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发达国家城市内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聚在中心城区。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产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是
A.餐饮业B.人像摄影业
C.家政服务业D.金融服务业
2.中心城区成为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优美,噪音干扰少B.及时获取市场需求信息.
C.便于消费及提高生活品位D.便于产品的生产制造
3.迫使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背景是
A.农产品流通不畅问题日益突出B.城乡居民消费日益多元化
C.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D.“三农”问题彻底解决
2019-05-31更新 | 2858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高考模拟预测卷(二)地理试题

7 . 广西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峰林、峰丛林立,有广西处处是桂林之说。西江水系三分之二位于广西境内,江水徜徉在覆满植被的万峰丛中。广西森林覆盖率高达62%,生态环境保持较好且基本上相差不大。多年来,广西虽然经济总量、GDP在全国各省区排名靠后,但却生产世界上最珍稀的东西——长寿,是我国长寿之乡最多的省区。为了长寿养生,这里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候鸟人”,他们一般冬天来,夏天走,有的还会长期租住下来。仅广西巴马县一个地方,“候鸟人”就有10多万人。下图为广西百岁老人密集区域分布图。



(1)分析广西全国长寿之乡最多的主要原因。
(2)试说明大批“候鸟人”集聚广西长寿之乡给当地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

8 . 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就是能吸引其他地区迁出人口集中入迁本地的迁移人口汇聚地区。读目前我国人口强势吸引中心上海市和北京市吸引地区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海市和北京市的人口吸引作用空间模式特点是
A.吸引强度的空间分布随距离增加逐级递减B.上海市强势吸引地区更加集聚
C.吸引地区在空间上呈同心圆型分布D.上海市的吸引地区分布范围更为广泛
2.上海市和北京市人口强势吸引中心的影响有
A.明显缓解了青藏地区的人口压力B.促进了上海市和北京市周边农业发展
C.东北地区劳动力流失,滞缓了经济发展D.中部地区城市管理难度和环境压力增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