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数量变化的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
A.甲→乙→丁→丙B.乙→甲→丁→丙
C.丙→乙→甲→丁D.丁→甲→乙→丙

2 .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
2.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B.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2021-07-17更新 | 511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下表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的青海、广东、江苏、河南四个省份的人口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2022年常住人口较上年常住净增出生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12656.8万人-27.2万人105.208.3‰3.33‰
8515万人10万人44.515.23‰-1.81‰
9872万人-11万人73.37.42‰-0.08‰
595万人1.19万人6.310.60‰3.37‰
1.从出生人口数量看,甲(105.2万人)、丙(73.3万人)、分列生育大省前两名,其中,2023年甲省份依然保持第一,也是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百万的省份。请推测甲省份(     
A.河南B.江苏C.广东D.青海
2.下列表述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相比甲经济GDP远远落后于乙;     
②丁常住净增人口为正,经济较为发达
③乙丙地区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平均婚育年龄的上升
④甲地区人口自然增加率较高,其年轻人口数量较多是原因之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常住人口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户籍人口指具有该行政区域户籍的人口(包括实际在住和流出的)。图为2012-2017年我国某城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年增长率变化图。近年来,该城市不断降低落户门槛,实施高校毕业生落户“秒批”等政策吸引人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该城市(     
A.常住人口数量先增后减B.户籍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C.常住人口数量持续增加D.户籍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2.推测该城市实施降低落户门槛政策力度最大的时期是(     
A.2012-2013年B.2013-2014年C.2014-2015年D.2016-2017年
3.该城市实施人才落户“秒批”政策有利于(     
A.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B.缓解严重的老龄化程度
C.减轻交通、住房等压力D.增加非户籍人口数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截至2020年10月,包含在日外国人在内的日本人口为1.26亿人。与2015年相比,日本人口减少0.7%,减少幅度较小。下图示意1950~2060年日本人口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1970~1975年间,日本出生人口迅速增加是因为(     
A.经济增长迅速B.医疗卫生改善C.人口增长惯性D.性别比例失衡
2.与2015年相比,2020年日本人口减少幅度较小的原因是(     
A.政府鼓励生育B.人均寿命延长C.人口结构年轻D.外来人口增多

6 . 多年来,武汉不断利用降低落户门槛等政策吸引人才。下图为2012-2017年武汉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同比(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2-2017年,武汉(     
A.常住人口数量先增后降B.户籍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C.常住人口数量持续增加D.户籍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2.推测武汉落户门槛降低幅度最大的时期是(     
A.2012-2013年B.2013-2014年C.2014-2015年D.2016-2017年

7 .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人口空心化”,也使农村耕地低效益趋势越来越突出。为提高农业收益,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耕地流转。据此完成问题。

1.上述材料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最科学的表述是(     
A.男性比例降低B.女性比例降低
C.青壮年比例降低D.村中心人口减少
2.“人口空心化”引起的耕地低效益趋势主要表现在(     
①播种面积减小       ②机械化水平下降       ③农药用量增加       ④技术进步缓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推测耕地流转将会带来的变化是(     
A.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B.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
C.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D.人口大量向农村回流

8 . 在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同时,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存在着弱回流,农村回流劳动力对乡村振兴与重构极为重要。研究人员对珠江三角洲外围地区15个村的部分回流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回流前的最后一份工作和回流后的最后一份工作的行业类型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下图为本次调查中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行业类型分布统计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相应的就业机会减少
B.珠江三角洲地区房价上涨,交通拥堵加重
C.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
D.国家实施振兴乡村政策,鼓励农村人口回乡创业
2.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选择的特点,可推测(     
A.回流后其职业选择多倾向于农业生产活动
B.回流前后从事的行业不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C.回流后乡村制造加工业发展最为显著
D.回流后乡村的第三产业将得到很大推动

9 . 总和生育率是指某个国家和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平均生育子女数。人口学认为,总和生育率要达到2.1,才能保持人口数量长期稳定;从长期来看,若总和生育率低于2.1,则总人口数量将会下降。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之前的6.0左右,降至1990年的2.0左右,再降至2010年的1.5左右,2021年仅1.15,2022年不到1.1。随着1962—1975年高生育率时期出生人口进入老年,人口萎缩速度将明显变快。下图示意中国2000—2022年总人口年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判断(     
A.2012年总人口数量达到峰值B.2022年总人口数量达到峰值
C.2012年总人口年变化量达到峰值D.2022年总人口年变化量达到峰值
2.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之前的6.0降至1990年的2.0左右,说明该时间段(     
A.人口负增长B.人口增速放缓C.人口老龄化D.人口红利消失
3.下列因素中,可能导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有(     
①总和生育率下降   ②死亡率下降   ③人口迁移量下降   ④死亡率上升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0 . 自全国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以来,从政策效果看,远低于预期,为促进人口均衡,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2016年启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完成下面小题。

1.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     
A.婚姻稳定性提高B.劳动力严重不足
C.育龄妇女人数少D.生育观念的改变
2.“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有利于扩大内需B.家庭负担持续加重
C.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D.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
3.下列年份中,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65年B.1980年C.2015年D.2035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