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数量变化的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图为1953~2020年我国平均家庭户人口数的变化,此次人口普查首次采用了普查对象自主填报的方式,由住户自主填报普查短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年以来家庭户规模总体成缩小的趋势,影响因素最不可能是(     
A.人口流动B.结婚年龄C.生育率D.人均寿命
2.与人工普查相比,智能手机自主申报信息,可以(     
①降低疫情风险 ②保证工作质量 ③加快申报速度 ④保护个人隐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8-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截至2020年底安徽省常住人口约6100万。下图示意2017~2021年安徽省出生人口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2017~2021年安徽省(     
A.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为负值B.2017年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C.常住人口总数量逐年减少D.出生人口年增长率为负值
2.鉴于目前安徽省人口形势,以下建议合理的是(     
①全面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②落实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
③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   ④采取措施减轻人口生养和教育负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 . 截至2020年10月,包含在日外国人在内的日本人口为1.26亿人。与2015年相比,日本人口减少0.7%,减少幅度较小。下图示意1950~2060年日本人口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1970~1975年间,日本出生人口迅速增加是因为(     
A.经济增长迅速B.医疗卫生改善C.人口增长惯性D.性别比例失衡
2.与2015年相比,2020年日本人口减少幅度较小的原因是(     
A.政府鼓励生育B.人均寿命延长C.人口结构年轻D.外来人口增多
4 . 下表为福建省部分地区常住人口及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2010年福建省常住人口为36894216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2020年常住
人口数(人)
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
2020年2010年
全省41540086100.00100.00
福州(不含平潭)829126819.9619.29
厦门516397012.439.57
莆田32107147.737.53
漳州505432812.1713.04

1.据表可知2010-2020年间(     
A.厦门常住人口增速最快B.漳州常住人口总数减少
C.莆田常住人口数量不变D.福州常住人口增加最多
2.导致福州、厦门2020年常住人口比重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策B.经济C.资源D.气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政策调整 B.落户政策放宽C.医疗条件改善D.行政区划变动
2.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A.人口老龄化加剧B.GDP增长缓慢C.环境承载力下降D.产业结构优化
3.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A.采矿业B.旅游业C.制造业D.物流业
2021-07-08更新 | 13969次组卷 | 7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下表为我国2000、2010年省际流动人口和省内跨县流动人口在各类型城市分布情况,表格中的数值为百分比。根据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等级2000年2010年
省际流动人口
(%)
省内跨县流动人口(%)省际流动人口
(%)
省内跨县流动人口(%)
地级市74.6373.1975.2178.77
县级市25.3726.8124.7921.23

注:基础数据不包括青海、西藏、港澳台数据,表格中地级市包括了直辖市。

1.相较于2000年,2010年(     
A.县级市省际流动人口数量减少B.地级市省际流动人口数量减少
C.县级市省际流动人口比重上升D.地级市省内跨县流动人口比重上升
2.省内跨县人口流动将会(     
①改变劳动力空间分布②造成城市环境污染③促进该省城市化进程④增加交通运输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5-2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地处我国西部边陲,人口相对稀少,物产丰富。其中长绒棉因品质优良而蜚声海内外,每年棉花采摘季节,吸引大量省外人口流入形成壮观的采棉大军。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际人口迁移的来源地构成(单位:%)。

年份(年)

甘肃

四川

河南

山东

安徽

陕西

江苏

河北

湖南

宁夏

1957~1966

1967~1976

1977~1984

1990

2000

35.02

32.41

20.46

11.34

18.71

4.47

12.05

13.71

34.60

30.31

11.13

15.92

12.43

17.01

20.88

6.28

13.7

12

4.70

2.61

7.60

4.36

3.38

3.78

4.42

3.71

2.86

6

6.05

5.18

15.95

4.43

5.08

6.09

4.20

2.61

3.38

7.09

1.51

0.89

1.82

3.63

3.66

2.14

1.52

2.6

3.55

2.00

3.42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新疆分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为数据缺失。


(1)推测四川2000年迁入新疆的人口比重下降的可能原因。
(2)简述河南距新疆较远但迁入新疆的人口数量占比较大的主要原因。
2021-05-19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常住人口是指在某设区市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在常住人口中,户籍地不在本设区市的称为流动人口。我国某省流动人口规模大,以省外流动人口为主。2000年,该省流动人口已达2105.41.万;2010年增至3139万,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0%,且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比(男性与女性人口的比值)较2000年均匀。图1示意该省2000年和2010年流动人口各年龄组的人口比重和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该省2010年流动人口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和性别比的曲线分别是(     
A.③;②B.③;①C.④;②D.④;①
2.导致该省2010年流动人口性别比与2000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观念转变B.产业结构调整C.社会福利改善D.教育水平提高
3.该省为(     
A.福建省B.四川省C.河南省D.广东省

9 . 2020年春节期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河南省各地区的区内人口流动强度产生较大波动。人口流动强度是指该地区流动人口数与该地区居住人数之比。下图示意河南省郑州市及驻马店市两地2019年与2020年农历春节前后同期的城内人口流动强度指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2019年两地的人口流动强度的曲线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2.图中表示郑州市的人口流动强度的曲线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3.两地春节前的人口流动强度的变化差异主要受(     
A.假期长短的影响B.文化传统的影响C.新冠疫情的影响D.人口迁移的影响
2021-04-24更新 | 943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诊断性测试(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