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4 道试题
1 . 成渝城市群。

材料一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

材料三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是指区域开发中对重要的、带有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特定区域的整体谋划,图1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发展与布局示意图。

材料三区域空间组织是依靠行政机制、经济机制和社会文化交流机制等形成的区域之间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关联网络。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由多个等级城市共同组成的成渝城镇网络体系(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图2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四下表,图3

表: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

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重庆市17558.87.444.248.4
成都市12170.23.943.053.1
南京市1050(3)02.439.258.4

(1)根据成渝地区的位置特点,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有________
(2)据图2,简述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
(3)据表,简述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
(4)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下列关于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B.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
C.城市间发展均衡D.城市间功能互补不够
(5)从大都市对外辐射和区域空间组织角度,分析推动成渝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2024-06-0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地理期末模拟卷(上海专用 选择性必修2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城市群范围内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但对资源的利用层次较低,产业有待延伸。为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结构,该地因地制宜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材料二:左图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右图为1978-2018年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

(1)根据材料,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城市等级最高的两座城市为________。简述交通对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意义____
(2)说明该地区的工业发展难以带动城镇化的原因。
(3)说出该地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自然条件。
2024-06-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3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新疆是古今丝绸之路多元文化荟萃的核心地带,孕育出了丰富的体育非遗资源。下图为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遗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体育非遗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源D.植被
2.与乌鲁木齐市相比,喀什地区的体育非遗等级高、数量多,其优势体现在(     
A.文化辐射范围广B.多元古文明交汇
C.地域面积更广阔D.非遗保护力度大
2024-06-06更新 | 24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二模(5月)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市的“虹吸效应”和“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的发展影响巨大。“虹吸效应”是指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大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外溢效应”是指中心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外围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下图示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和“外溢效应”。

材料二  随着我国城市(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人口和产业的活动带来了不小的碳排放。我国在2015年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在之后做出实际的减排行动,在后续几年继续实现碳排放强度的下降。

 

区域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往往有极强的“虹吸效应”,简述其发生“虹吸效应”的优势条件,并指出“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发展的影响。
2024-06-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

5 . 菜鸟驿站是阿里巴巴菜鸟旗下的数字社区生活服务品牌,是社区、校园物流场景的开辟者和领导者,面向消费者提供快递保管、社区零售相关的寄递、自提、按需上门、团购、回收、洗衣等选择,为消费者带来便利多元化的物流、生活服务。

1.影响城区菜鸟驿站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①人口分布②地租水平③交通状况④人员工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最高级别的菜鸟驿站,说法正确的是(     
①服务范围最大 ②同级别数目多       ③服务范围小       ④同级别数目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0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高级中学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随着中国铁路网络布局的不断完善,铁路新建速度开始放缓,中国高铁骨架网络已基本形成。由于速度、票价、合理运距等技术经济特征和网络布局等差异,高铁和普铁承载了差异化的空间运输联系,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经济联系的层级性及塑造的区域空间结构等级特征。图左示意普铁跨区域廊道整合模式,图右示意高铁廊道+区域(城市群)整合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区域性组团高铁服务能力最突出的是     
A.成渝组团B.京沪组团C.东北组团D.西北组团
2.受高铁的竞争影响,普铁更加集中于(     
A.中长途市场,停站较多B.中短途市场,停站较少C.中长途市场,停站较少D.中短途市场,停站较多
3.在区域性组团中,高铁通车的初期,经济方面往往会造成(     
A.区域经济滞后发展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促进廊道内中小城市发展D.促进廊道内中心城市发展
2024-06-06更新 | 42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衡水名师卷高考模拟压轴卷(三)文综地理试题

7 . 下图是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腹地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城镇人口规模大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港口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P₁的服务范围与人口规模均大于P
B.P₁形成时间早,腹地范围大于P
C.P₁和P₂的服务范围是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向四周扩展
D.P₁与P₂的城市等级与职能完全相同
2.城市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服务范围越广,服务种类越多样。下列城市群中核心城市服务范围最广的是(     
A.京津冀城市群B.山东半岛城市群C.成渝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群
2024-06-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武汉因江得名,依江而兴。“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是武汉特有的城市格局,但缺乏代表城市形象的规模化亮点区块。2017年7月17日,武汉市政府确定长江新城项目落户湖泊环绕、开发程度低的谌家砚,包含有“长江绿谷”之称的武湖等区块。图为武汉长江新城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将长江新城定位为“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扶持,劳动力很丰富B.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
C.地价较高,基础设施完善D.沿江伸展,生态环境良好
2.未来武汉将四镇隔江鼎立,功能分工上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其好处主要是(     
A.分散城市职能,收缩服务范围B.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
C.完善功能分区,优化空间结构D.扩大城市面积,提高城市等级
2024-06-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地理试卷

9 . 高学历人才就业迁移是经济机会下的理性决策,传统形式是从低等级城市向高等级城市的梯次迁移,一线城市更容易吸引高学历人才集聚。但近年来,出现部分高学历人才“逃离北上广”的现象。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武汉市是中部地区新一线城市主要的人才流入地。图为“以武汉为目的地的高学历人才跨城市等级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迁入武汉的高学历人才中,应届生一线城市逆向梯次迁移意愿占比流深圳最低,主要原因是(     
A.深圳高等院校少,应届高学历人才数量小
B.深圳作为一线城市,就业机会比武汉要多
C.武汉与深圳人才交流合作少,人才引进不便
D.深圳高等院校学生鲜有湖北籍,缺乏乡缘情
2.与非应届生跨城市等级迁移相比,应届生的优势是(     
A.获得学历等级更高、失业风险更低
B.社会资源积累丰富,适应能力更强
C.对就业职位要求低,就业机会更多
D.受家庭因素限制小,迁移意愿更高
3.武汉市作为新一线城市,吸引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高学历人才迁入的有利因素分别是(     
A.户籍优惠政策、乡土情结B.基础配套设施、子女教育
C.生活成本、社会服务水平D.工资水平、医疗卫生条件
2024-06-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题

10 . 城乡聚落体系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一系列不同大小,不同等级的城乡聚落,包括城市,集镇、乡村,居民点等各种形式,它们按照一定方式组合,共同构成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聚落体系,深入探讨其空间发展模式和发展潜能,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对推动城乡聚落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汾河流域的上游地带城乡聚落体系发展潜能最差。左图示意汾河流域聚落体系,右图为汾河流域聚落体系一体化发展空间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汾河流域聚落体系中,对区域发展带动作用最强的是(     
A.特色村B.特色镇C.县级市D.大中城市
2.从自然条件分析,汾河流域上游城乡聚落发展潜能最差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崎岖,平地面积小B.气候严寒,冬季多暴雪
C.黄土深厚,肥力较好D.水源短缺,水质较差
2024-06-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