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能够体现区域家庭文化特色的民居是(     
A.北京老城的四合院B.苏州人家尽枕河
C.上海外滩万国建筑D.长安城中轴对称
2023-07-25更新 | 42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三家店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具有“枕山面水”的空间格局,是北京首批市级传统村落。历史上该村是连接京城和西山地区的重要枢纽,是永定河上的重要渡口,曾一度商业贸易繁盛。下图为三家店村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家店村“枕山面水”空间格局的优势有(     
①抵挡夏季风             ②方便引水灌溉             ③调节局部小气候       ④避免台风侵袭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历史上三家店村商业贸易繁盛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气候适宜B.劳动力丰富C.交通便利D.矿产丰富
3.为保护三家店村历史文化遗迹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将居民整体迁出村落B.适度限制游客数量
C.对村落进行异地重建D.大力兴建购物中心
2023-06-17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合格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高跷屋是印度尼西亚沙摩西岛上的传统民居,两头翘起而形似牛角(下图)。读图,印度尼西亚高跷屋及其反映的地理特征是(     
   
A.形似牛角,畜牧产业发达B.窗户较大,增加房屋采光
C.屋顶倾斜,迅速排走雨水D.屋脚悬空,防御火山多发
2023-05-29更新 | 54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4 . 江西省上堡梯田兴起于秦汉时期,一代代居民在此依山建房、开山垦田,梯田规模逐渐扩大,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28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下图为上堡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自古就有“惊蛰后犁田,清明至谷雨播种育秧,立夏至小满插秧,处暑至白露收获”的一年一季水稻的传统农事安排,与其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是(     
A.地处中温带,年平均气温低B.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春夏季节
C.耕地面积小,机械化水平低D.海拔较高,热量较少,生长周期长
2.图中传统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主要是由于(     
A.降水量大,利于防洪B.地势起伏较大,便于劳作
C.植被茂密,利于防风D.道路交错,利于发展旅游
2023-01-04更新 | 719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开展主题为“北京奥运遗产”的调研,同学们搜集和归纳了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相关资料。图为某同学手绘“双奥之城”资料卡片。

结合实例,论述北京奥运遗产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意义。(提示:从地域文化、大都市辐射功能、碳排放等视角展开论述)
2022-09-07更新 | 4727次组卷 | 29卷引用: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鼓浪屿是位于厦门西南部的一个面积不足2平方千米的小岛,现留存有931座国内外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园林和自然景观、历史道路网络。下图为鼓浪屿部分建筑遗产的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体现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地域文化的主要是(     
A.狭小的海岛风貌B.纵横交错的河网系统
C.多元的历史建筑D.依山靠海的村落景观
2.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鼓浪屿适宜的发展方向是(     
A.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B.建设现代化的制造业中心
C.打造成为国际贸易港D.发展现代休闲文化旅游业
2022-08-13更新 | 38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查缺补漏练习地理试题

7 . 毕尔巴鄂市始建于1300年,是西班牙的大型港口之一,经济发展几经兴衰。下图为毕尔巴鄂发展历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发展历程(     
A.第一次繁荣,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
B.第二次繁荣,因铁矿开发而形成相关产业集聚
C.第三次繁荣,通过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扩大市场
D.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是自然资源禀赋
2.21世纪,毕尔巴鄂(     
A.利用发达的海运条件实现传统工业复兴B.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
C.通过延长钢铁工业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D.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吸引人口迁入
8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非洲纳米比亚南部几乎不下雨,全年降水量不足60mm,极为炎热。但这里仍有一种树木在不屈的生长,它就是箭袋树。箭袋树是一种非常高大的乔木,一般可以长到15~20米高,树干有2米粗。叶片肥厚,有着厚厚的外皮,上面皮孔数量极少,树枝上覆盖着一层明亮的白色粉末。图1为箭袋树分布图,图2为箭袋树景观图。



(1)概述箭袋树的分布特点。
(2)结合箭袋树的形态特征,分别说明其所适应的气候特点。
(3)分析箭袋树生长地区西部沿岸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与纳米比亚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斯威士兰王国,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建造出了一种形似蜂巢的独特建筑。这种建筑的框架中小树苗弯曲形成圆形的顶部,筒体覆盖着紧密编织的干草,如图3。


(4)判断当地主要植被类型,指出当地最适宜建房的季节并分析依据。
2021-11-29更新 | 64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某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完成下面小题。



1.不同的文化、代表性建筑都具有区域特色。图示①〜④四个“福”字中最可能代表内蒙古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人们追踪放生野外的③图示动物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ISC.GNSSD.EOS
2021-10-27更新 | 39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等级班)
10 . 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特有的乡村聚落形式,是由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等所组成的聚居场所。林盘聚落与河流、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如田间绿岛。其独特的居住环境形态,已演变为川西传统农耕文化的符号。

(1)川西林盘从内到外,农田、院落、树木的布局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田散居的传统居住方式,主要是为了________。其分散的聚落形态得益于该地区________(选择填空)。
A.地形崎岖B.水源广布C.人口分散D.气候湿热

随着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林盘聚落所具有的森林资源也成为城市森林的外延。那些在城市郊区呈点状分布的林盘所形成的绿岛和湿地网络,最终为城郊一体化的生态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3)试说明川西林盘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少三方面)

目前成都市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并着力打造具有现代川西农居风貌特色和现代人居环境功能的农村聚居点。

(4)请你对传统林盘聚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至少两条)
2021-07-09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