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乌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乌镇西栅景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景观,桥梁众多,而拱桥最为常见。图1为西栅景区某处拱桥。

材料2:乌镇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境内河流纵横交织,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千年古镇。图2为乌镇周边区域交通图。

材料3:1999年开始,乌镇通过管线地埋、河道清淤、修旧如故等保护措施,20多年来先后开发了东栅、西栅和乌村景区,并加强与国道、高速等交通线的连接。2013年,首届乌镇戏剧节正式举办;2014年起,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历史、文化、自然有机融合,乌镇真正成为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活动的旅游目的地。图3为乌镇功能板块分区规划示意图。

(1)简析乌镇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条件。
(2)评价河流在乌镇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分析当地多拱桥的原因。
(4)从优化区域结构的角度,分析乌镇发展的基本思路。
2023-09-08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兴化垛田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里下河平原腹地,2014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10月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1194—1855年,黄河侵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给里下河区域带来了频繁的水患和大量的泥沙,湖群淤垫成为沼泽。为趋利避害,当地先民在浅水区开挖沟渠,并将淤泥水草挖出堆垛,形成了大小不等四面环水的垛田。18世纪,人们在垛田外围修筑圩堤,逐渐形成区域性的灌排工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建设了更大规模的圩堤工程,圩堤内水位得以稳定。20世纪后期,当地出现大面积堆垛成田、放岸填沟现象,垛田面积变大、高度降低。垛田生产的瓜果、蔬菜品质优良,香葱、龙香芋等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21世纪,该地借助独特的景观、特色农产品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图1为里下河平原位置示意,图2为兴化垛田景观,图3为兴化垛田演变示意。



(1)相对于传统垛田,现代垛田面积变大、高度降低。试评价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从服务功能与价值角度,分析传承和保护垛田景观的必要性。
2024-01-24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高二上期末 全国通用02卷)-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通关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兴化垛田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里下河平原腹地,2014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10月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1194—1855年,黄河侵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给里下河区域带来了频繁的水患和大量的泥沙,湖群淤垫成为沼泽。为趋利避害,当地先民在浅水区开挖沟渠,并将淤泥水草挖出堆垛,形成了大小不等四面环水的垛田。18世纪,人们在垛田外围修筑圩堤,逐渐形成区域性的灌排工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建设了更大规模的圩堤工程,圩堤内水位得以稳定。20世纪后期,当地出现大面积堆垛成田、放岸填沟现象,垛田面积变大、高度降低。垛田生产的瓜果、蔬菜品质优良,香葱、龙香芋等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21世纪,该地借助独特的景观、特色农产品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图1为里下河平原位置示意,图2为兴化垛田景观,图3为兴化垛田演变示意。

(1)简述传统垛田景观形成的地理意义。
(2)相对于传统垛田,现代垛田面积变大、高度降低。试评价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3)从服务功能与价值角度,分析传承和保护垛田景观的必要性。
2023-03-23更新 | 1225次组卷 | 7卷引用:地理(江苏专用A卷)-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

4 . 传统村落长坑村,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地处高海拔山区,平均海拔800米左右,长年云雾缭绕,湿润多雨,森林覆盖率高。当地传统民居大多是土木结构,土墙外壁贴挂整齐的杉木板,这种古建筑被专家形象地称为“穿裙子的土楼”,为全国独有。近年来,长坑村大力发展茶树种植,新栽种的茶树多离村落较远,而村中的古茶树多种在附近耕地的埂边。目前,长坑村传统古村落部分民居出现空置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村民在土墙外壁贴挂杉木板,其主要目的是(     
A.当地冬季气温低,起到保温作用B.减少太阳辐射,防止土墙干燥剥落
C.雨雾无法渗入土墙,避免墙倾屋毁D.提升房屋的美感
2.长坑村大力发展茶树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①茶叶销路扩大②政策支持③生态环境优越④劳动力充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与新栽种的茶树相比,古茶树多种在附近耕地的埂边,其主要原因是(     
A.所产茶叶以满足自需为主B.方便对茶树进行灌溉
C.古茶树的枯枝落叶使耕地更加肥沃D.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2023-11-18更新 | 1189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昭化古城位于四川省北部广元市,是蜀道上的重要城邑和驿站,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连续建县史。古城街巷之间“丁”字相连,道路交错相通,城门不相对。图为该古城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古城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水陆运输便利B.名胜古迹众多C.河流南北对称D.旱作农业为主
2.该古城街巷、道路、城门的布局,主要是为了(     
A.节约建筑材料B.传承民俗文化C.加强军事防御D.追求人地和谐
2024-01-06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区域与区域发展(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的开弦弓村又名江村。该村紧邻太湖,位于长江和大运河两条水路干线交叉点,周边河网密布;南侧为沪苏浙高速,S258省道穿村而过。202010月,开弦弓村入选第二批江苏传统村落名单。

材料二受人均耕地限制,早期该村以种植桑棉类经济作物为主,随之兴起了丝织类手工业。改革开放后,以桑蚕养殖和加工为基础,开弦弓村发展了以纺织为主的服装工业等产业。开弦弓村从事单一农业生产的村民也从193675%下降到如今的不足14%,且多由种植“稻桑”转为养殖“鱼蟹”。

材料三开弦弓村内部的农宅历经数次更新,从最早的三间一层大堂屋转变为三间两层有辅助房,现代则是三间三层无辅助房。下图示意开弦弓村单体农宅平面布局的变迁。


(1)简述改革开放初期开弦弓村发展纺织业的自身优势条件。
(2)描述1935年至今开弦弓村单体农宅平面布局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为开弦弓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7 . 传统村落长坑村,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地处高海拔山区,平均海拔800米左右,长年云雾缭绕,湿润多雨,森林覆盖率高。当地传统民居大多是土木结构,土墙外壁贴挂整齐的杉木板,这种古建筑被专家形象地称为“穿裙子的土楼”,为全国独有。近年来,长坑村大力发展茶树种植,新栽种的茶树多离村落较远,而村中的古茶树多种在附近耕地的埂边。目前,长坑村传统古村落部分民居出现空置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村民在土墙外壁贴挂杉木板,其主要目的是(     
A.当地冬季气温较低,起到保温作用B.减少太阳辐射,防止土墙干燥剥落
C.雨雾无法渗入土墙,避免墙倾屋毁D.通过装饰土墙,提升房屋整体美感
2.长坑村大力发展茶树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①茶叶附加值高②相关政策支持③生态环境优越④劳动力较充足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3.与新栽种的茶树相比,古茶树多种在附近耕地的埂边,其主要原因是(     
A.所产的茶叶以满足自需为主B.方便村民对古茶树进行灌溉
C.其枯枝落叶使耕地更加肥沃D.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8 .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部门)。
(2)分析宁夏种植枸杞成为名特优农产品的优势条件
(3)宁夏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南边窗户较大,分析地理环境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
2023-07-2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东江门骑楼已然成为当地旅游网红打卡地。骑楼作为岭南建筑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建筑样式见证了江门的发展与繁荣,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面临被淘汰的困境。如今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昔日中外交流的产物——骑楼街区正在焕发新的魅力。

材料二 江门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粤港澳大湾区 11 城之一,是中国第一侨乡。曾经的江门很辉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江门市生产总值一度仅次于广州和佛山。后因地理位置等原因,江门市生产总值在广东省只能排到第八。近年来,随着区域内交通条件的改善,江门市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加快滨海新区建设,着力发展滨海旅游、临港制造业等海洋经济产业,经济稳步快速发展,2022 年江门市生产总值增速在广东排名第二。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

(1)简述江门市对骑楼进行保护和改造的意义。
(2)分析江门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区位条件。
(3)简述促进江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2024-03-1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西藏自治区札达县平均海拔约4000米,土层多为粉砂质黏土或半固结砂砾卵石土,形成高度各异的土林景观,为洞窟开凿提供了良好条件。图示意古格王朝时期(9世纪—17世纪)在土林上开凿的某洞窟群,直到20世纪80年代,部分原住民才彻底搬离洞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林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①地壳抬升②河湖沉积③风雨侵蚀
A.①③②B.②③①C.②①③D.①②③
2.土林开凿洞窟的优势条件是(     
A.直立性好B.抵御严寒C.挡风避沙D.坡度平缓
3.20世纪80年代,部分原住民彻底搬离洞窟的根本原因是(     
A.洞窟空间狭小B.洞窟生活不便C.现代建筑传入D.社会经济发展
2023-09-27更新 | 547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