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每个小组团控制在50户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m2。下图为成都新农村综合体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农村综合体“小规模”体现的是
A.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原则B.合理用地,保护耕地原则
C.民生优先,宜居建设原则D.传承文化,合理发展原则
2.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超过30米,这样建设的主要优点是
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
B.靠近农田,方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
C.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
D.保护农村的环境,集中处理污染物
3.新农村综合体的田园景观显著不同于大都市的城市景观,反映了
A.不同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
B.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经济水平差异
C.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生活水平差异
D.城市地域空间设计水平领先农村地域
2 . 我国某中学学生对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问题感兴趣,他们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城市病”出现较早的国家,因此研究性学习小组以英国为案例,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两则材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材料二 氮氧化物(NOx)是主要由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一种大气污染物。下图示意2004年夏季英国南部定点测算的24小时内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



(1)结合材料一,分析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城市发展过程中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环境污染除大气污染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结合材料二,描述图中氮氧化物污染的地区分布特点,并简述影响其地区分布的自然原因。
(4)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3 . 2015年5月10日晚至11日6时,贵州省毕节市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城区出现严重内涝。下图为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导致此次毕节市城市内涝的水循环环节的变化是       (  )
A.①过多B.②受阻C.③过快D.④增大
2.此次毕节市城市内涝现象给我国城市建设带来了启示,今后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       (  )
A.加快城市土地资源开发
B.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C.加强城市大气污染治理
D.加强城市人口迁移管理
2019-03-01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第二章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 关于城市景观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建筑物和地面易吸收太阳辐射,使气温升高
B.由于气温高,缺少水汽,所以降水少
C.在高大建筑物之间风速会减弱
D.导致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强
2019-03-0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第二章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 .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保护生物多样性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调节局地小气候
2019-01-30更新 | 3319次组卷 | 34卷引用: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6 . 下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       (       )
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
D.1950~1980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 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
2019-01-30更新 | 8227次组卷 | 12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3)城市化作业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材料2:下图



(1)图中“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
(2)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
(3)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2018-11-01更新 | 38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8-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第二章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 . 为把曹娥江打造成“最美河道”,绍兴市对曹娥江全长约140km河道综合治理进行规划研究,读曹娥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框架,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所示含义正确的是
A.防洪减灾B.防旱灌溉
C.保障航运D.开发水利
2.在水生态修复工程中建设的曹娥江沿江城市河漫滩和滨水区域湿地公园可以
①提升土地价值                                                     ②减少城市内涝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发展渔业生产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③
2018-09-2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高二地理(人教版)地理课时同步练习:3.2 河流的综合开发
10 . 读“珠江三角洲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主要反映了该地区所经历的____过程。
(2)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是___。
2018-08-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二地理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同步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