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2 道试题
10-11高三·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1 . 城市化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一些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如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相同的径流量,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②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③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负相关
④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依据该模式推论,某城市198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20%,下水道普及率为40%;2014年时城市化程度为90%,下水道普及率为60%;则2014年的径流量约为1980年时的
A.1.5倍B.2.5倍C.3.5倍D.4.5倍
2016-11-26更新 | 305次组卷 | 6卷引用: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课堂练习:17 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1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2 . 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地理条件的承载力太小
B.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规模无限扩大
C.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
D.中小城市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2016-11-26更新 | 43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卷
3 . 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东京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示意图
1.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
A.中期阶段B.加速发展阶段
C.高级阶段D.衰落阶段
2.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  )
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办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规划
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
2016-11-18更新 | 29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章第一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 培优练习 2020-2021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4 . 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不适宜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城市是       (       )
A.敦煌B.成都C.广州D.深圳
2.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       )
A.缓解“热岛效应”B.减轻城市内涝
C.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D.提供工业用水
3.暴雨过后,公园中的荷花池最主要功能是       (       )
A.调节小气候B.保护生物多样性
C.美化城市环境D.增加下渗量
2016-08-16更新 | 181次组卷 | 7卷引用:2.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同步训练(2)(湘教2019版必修二)-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
9-10高一下·吉林·期末
5 . 近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雕像溶蚀严重,有的雕像溶蚀厚度已超过了1厘米,比自然状态下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
A.城市上空尘埃多,作为凝结核使城市的降水增多
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和物含量增加
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粉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

6 . (2017·苏州期中)下图为“湖南省1997~2014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省土地城镇化过程中,一般来说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增加量最多的应是
A.商业用地B.交通用地
C.工业用地D.住宅用地
2.图中信息反映,该省1997~2014年城市化
A.过程失调B.速度变慢
C.拉力减弱D.水平降低
2016-04-01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单元滚动检测卷》高考地理(鲁教版,江苏)精练检测七 城市与地理环境
13-14高三上·河南郑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7 . 2015年7月21日,北京市出现历史少见的强降雨,给房山等地区带来了“水乡泽国”般的尴尬与困顿。图甲为“北京市地形图”,图乙为“城市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角度看造成房山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可能有(  )
①受高压脊的控制降水丰富
②夏季风带来充足的水汽
③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抬升
④城区上游地面坡度大,汇水速度快
A.①③B.②③
C.③④D.①④
2.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有(  )
A.城市化改变地表状况,汇水速度减慢
B.城市排水设施落后,暴雨来临时排水能力差
C.城市地表硬化后,降水损失量大地表易积水
D.草地降水损失量大,地表容易积水
2013-11-26更新 | 2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课时作业5
12-13高一下·甘肃张掖·期末
8 . 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地区A城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环境污染加剧
C.城市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2.下列关于阶段Ⅲ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出现逆城市化
B.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
C.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环境污染较轻
D.城市沿河流延伸
12-1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9 . 读下面的图形,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1)上海市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是什么?(详细说明)
(2)导致上海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扩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因素。
(3)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严重的城市问题,试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城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4)对解决上海市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请你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2013-05-17更新 | 6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卷
9-10高一下·海南·期中
名校
10 . 读下图,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