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9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街道建筑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专家设计的城市街道两侧建筑物的分布有利于缓解城市(     
A.交通拥堵B.热岛效应C.住房紧张D.大气污染
2.实施专家设计的城市街道,最可能影响城市的(     
A.用地规模B.交通布局C.等级职能D.服务种类
2022-09-26更新 | 24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8-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第二章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 三水河口老城始建于明代,1901年我国第一条复线铁路—广(州)三(水)铁路贯通,河口老城因处在转运枢纽而兴盛。1945年后,河口老城式微,三水地区中心东迁,城区向东发展。由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人口增长,土地承载趋于紧张,2011年起,三水新城、北江新区拓展了三水城区范围。近年来,河口老城更新改造日渐提上日程,将发展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图示意三水城区组团结构及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45年后,三水中心城区向东发展主要为了(     
A.改善城区交通B.密切对外联系C.疏解老城负担D.降低土地成本
2.近年来,河口老城更新改造的主要目的是(     
A.拓展城市用地空间B.加速城市重心西移
C.提升城市等级体系D.推动城市产业升级
2022-09-23更新 | 330次组卷 | 10卷引用: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随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珀斯为西澳大利亚州州府,为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于1829年建成。1885年由于黄金、铁、镍等矿产的发现,珀斯周边矿产开采产业兴起,逐渐形成西澳金矿区,为全国贡献大量财富。西澳金矿区矿产资源总量大,点位多。尽管矿业发达,但矿区附近难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大多数矿工定居在珀斯,每天在珀斯和矿区之间通勤。即使出现少数城镇,也在十年时间之内衰败。20世纪晚期,西澳金矿区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但珀斯并未衰败,且在每年的世界宜居城市评选中都名列前茅,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珀斯拥有5所各具特色的大学,作为科技创新基础的理工科,珀斯的大学有多个学科名列全球专业排名前100位。



(1)说明西澳金矿区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的原因。
(2)分析矿工定居对珀斯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3)试推测珀斯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2022-09-05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主题5 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2)

4 .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带来的影响是(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负面影响是(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B.河道取直,加剧侵蚀,水质恶化
C.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D.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2022-09-03更新 | 520次组卷 | 71卷引用:2.2 城镇化 同步练习(2)(人教2019版必修二)-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

5 . 下图为“七普”人口结构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基础性作用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对上图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①人口增长结构影响了资源的消耗,引导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使用效率
②人口年龄结构驱动服务要素变化,使教育产业中幼师培养力度增大
③人口分布结构导向产业要素变化,导致优质产业要素集中于大城市
④人口城乡结构助推城乡要素变化,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近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取消了300万人口以下城市落户限制。下列从人口结构与国土空间规划要素角度理解该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城市产业出现空心化,引导生产要素集中于中小城市
B.中小城市人口适度发展,需要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
C.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人口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中小城市发展
D.帮助中小城市产业崛起,与大城市产业相互竞争、相互促进

6 . 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2年间,该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     
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
2.造成该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区迁移B.新区开发
C.旧城改造D.保护文化古迹
3.2000—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该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增大中心区人口密度
C.减轻市区通勤压力D.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2022-08-15更新 | 28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重难点专项练(六)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在某城市中心,一种创新型绿色建筑一垂直森林高层住宅落成面世。它是在建筑的垂直方向上,覆盖满本地乔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为每层住户营造“空中花园”,形成具有森林效应的生态居住群落。图示意“垂直森林”局部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设计相比,“垂直森林”在居住空间设计上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A.阳台B.客厅C.卧室D.厨房
2.“垂直森林”的灌溉系统适宜采用(     
A.井灌B.漫灌C.喷灌D.滴灌
3.相较于一般城市绿地,“垂直森林”(     
A.抗风能力更强B.生态系统更加稳定C.维护成本更低D.土地利用效率更高
2022-08-09更新 | 6229次组卷 | 23卷引用:2.2 城镇化-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1-22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8 . 根据人口学的纳瑟姆曲线,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国家将进入高速城市化阶段,直至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在1970年前后完成了纳瑟姆曲线中的高速城市化
B.我国1995年达到30%的城市化拐点,预计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年
C.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于日本
D.日本城市化起步晚于韩国,早于中国
2.“城市病”实质上是生态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城市生态问题②城市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生态问题,如产业结构、生产布局不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③城市功能不健全造成的生态失衡④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问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08-08更新 | 310次组卷 | 16卷引用:2.3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核心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课堂精讲练(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9 . 下图是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     
①城镇化发展阶段②郊区城市化阶段③逆城市化阶段④再城市化阶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通达性差②地价昂贵③污染严重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2-08-01更新 | 450次组卷 | 23卷引用:2.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时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国家冰雪运动“南展”战略推进,六盘水市积极打造户外高山滑雪场发展冰雪经济,成为全国纬度最低的“南国滑雪胜地”。图1为贵州省简图,图2为六盘水市气候资料统计图。


材料二:近年来,六盘水市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增多,针对返乡人员就业困难问题,当地政府多举措推进就地就近就业。下表为近年六盘水市常住人口变动统计表。

指标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年末总人口/万人

328.34

333.40

339.86

341.56

348.55

城镇人口/万人

74.02

84.58

79.45

114.43

123.91

乡村人口/万人

254.32

244.90

260.41

227.12

224.63


(1)从地形角度,分析六盘水市“南国滑雪胜地”的原因。
(2)与西北地区相比,说明六盘水市发展冰雪游的优势。
(3)六盘水市的城市化水平较______,说明近年来六盘水市发展冰雪经济对城市化过程的影响________
2022-06-19更新 | 119次组卷 | 7卷引用:2.3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精选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