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网络城市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信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下面图甲为网络城市模型图,图乙为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塔式分布图(城市等级划分依据1989年划分标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乙中显示的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特点是(     
A.中等城市数量少,城市化水平高B.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市发展不足
C.没有小城市,城市之间没有联系D.大城市数量少,城市带动作用不明显
2.根据“网络城市”定义,下列不属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措施的是(     
A.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B.加速大城市发展,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C.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D.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023-10-10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城镇化是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一般来说,县域内人口流出越多,该地区城镇吸引力越弱。而近年来四川县域城镇化中,却呈现了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的情况。图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四川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A.就业机会B.家庭团聚C.公共服务D.生活成本
2.未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增长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收入返还减少B.农村人口减少C.城镇环境恶化D.房价增长过快
2023-10-08更新 | 1304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3 . 半城市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市化率(M),半城市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省区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A.户籍制度B.土地面积C.水资源多少D.生态环境
2.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
3.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半城市化率高,有利于(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B.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D.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城镇化东西部差异较大。下图为1997-2006年山东省相关统计图。



(1)据图描述山东省城镇化的表现。
(2)工业化对城镇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试举例说明。
(3)从自然环境方面,说明我国西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____
(2)由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各有什么特点?
2021-10-2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理)试题

6 . 读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75年,与英国相比,巴西城市化特点是(     
A.城市环境质量更高
B.城市化水平更高
C.城市化速度更快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1950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城市环境恶化
②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④城市中心区的萎缩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2021-09-06更新 | 283次组卷 | 4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理)试题
7 . 下图为“某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发展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在20世纪80年代初(  )
A.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水平高B.温泉旅游业方兴未艾
C.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D.聚落主要沿河流、交通线分布
2.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21世纪初(  )
A.居民点数量减少,规模扩大B.河流流量大幅度减小
C.矿产资源得到了大规模开发D.出现大规模的城市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