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2001-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比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08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呈增加趋势D.呈减少趋势
2.据上图和相关知识可判断,2001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率为主D.大量农业人口迁入城市
3.推测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的特点(     
A.城镇化处于初级阶段B.大多数城市出现了郊区城镇化现象
C.城镇化处于中级阶段D.大多数城市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
4.为解决图示城市化问题,我国应该(     
A.加快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转化B.避免城市用地规模的盲目扩张
C.把农民工全部变化为城市人口D.使农业用地尽快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2021-08-05更新 | 186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31 城市化-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 .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平均值广东平均值湖北平均值青海
1984年2.335.222.517.624.9610.26
1997年1.993.852.325.884.178.39
1.下列国家城市的首位度与青海省情况最接近的是(     
A.阿根廷B.澳大利亚C.日本D.德国
2.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B.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C.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3.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2021-09-02更新 | 26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高考地理真题选择题变式题

3 . 下图示意2001~2017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增速统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城市建成区面积(     
A.呈逐年上升趋势B.增速始终慢于常住人口
C.总体呈下降趋势D.增速始终快于户籍人口
2.图示期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人均城市用地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
2021-04-24更新 | 453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淮北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4 . 一般认为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70%为城市化的高级阶段,而劳动人口分布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由“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图可见(     
A.城镇劳动力人口总量持续下降B.2040年我国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C.农村劳动力人口比重快速增加D.2020年城镇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
2021-03-25更新 | 49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5 . 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育对区域城镇化进程及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条件、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以及各行政单元建制镇发展是影响青藏高原城镇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图示意1990~2015年青藏高原城镇人口规模的空间格局及动态演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时期青藏高原城镇发展的特征是(     
A.大、中、小城市体系健全B.时间上呈加速增长趋势
C.地域差异明显,南疏北密D.空间上呈不均衡增长趋势
2.促进青藏高原城镇体系完善的有效措施是(     
A.建立和扩大行政单元建制镇B.整体搬迁沿海和内地企业入藏
C.改善低温、冻土等自然条件D.大力发展登山、探险等文化产业

6 . 近年来,因外来人口的减少,天津市总人口增长有所减缓,但人口分布仍然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围扩展的趋势。读天津市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的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8年期间,天津市
A.中心城区的人口数量持续下降B.滨海新区外来人口迅猛增长
C.近郊四区人口老龄化有所延缓D.远郊五区劳动人口逐年减少
2.近年来,天津市人口分布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围扩展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中心城区经济辐射作用减弱B.外围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多
C.中心城区公共服务环境变差D.外围的居住成本相对较低

7 . 人口规模超百万的城市称为大城市,大城市率是指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读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的大城市率变化曲线图(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四国大城市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国土面积B.城市化水平C.人口密度D.大城市数量
2.图中曲线代表中国的是
A.aB.bC.CD.d
3.曲线b在1990年后出现下降趋势,反映该国
A.逆城市化现象突出B.城市发展趋向合理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D.城市化问题更突出
2020-05-0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三诊一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8 . 与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阶段完成了农村地区农民空间转移,而区域发展越过这一阶段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便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措施中最能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是
①完善基础设施②提升工资待遇③改革户籍制度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家庭式迁移”的新趋势,主要是由于
A.城乡差距不断缩小B.获取更高的家庭收入
C.现代交通通信发达D.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环境

9 . 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下图示意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注:劳动人口是指男性20-59岁、女性20-54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显示
A.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B.城镇非劳动力人口锐减
C.农村劳动力人口剧增D.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
2.我国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年份可能是
A.2038年B.2040年
C.2047年D.2050年
10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人口与就业分布时空变化明显。下图示意上海市1990~2010不同城市圈层人口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市远郊区人口就业增速快,是因为
A.城市用地不足B.城郊农业发展
C.市区环境污染D.制造业的外迁
2.据图1990~2010年上海市
A.近郊区失业率上升B.远郊区人口老龄化减缓
C.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D.人口就业呈现集中化趋势
2019-11-27更新 | 35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