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如下表是西部经济带某市2014〜2018年城市化水平和三大产业数据表。为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该市大力发展城市新区,新区定位为集商务、信息、会展、文化及服务于一体的城市中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年份城市化水平(%)GDP产业构成(%)劳动力产业构成(%)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01431.527.344.728.055.822.921.3
201533.426.244.729.153.524.422.1
201630.426.146.527.146.729.723.6
201731.524.247.628.245.230.724.1
201833.523.146.830.143.831.125.1
1.该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是( )
A.非农就业人口比例太高B.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过多
C.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拉动不足D.城市化水平快于工业化水平
2.短期内该市产业升级的合理方向是( )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D.重点发展第二产业
2021-12-23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3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

2 . 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主要驱动要素是第二产业、人口与土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要素推动”作用下降明显,“外向型城镇化”模式逐渐减弱,“知识源导向”城镇化模式正在形成,城镇化模式趋向多元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其他区域相比,珠江三角洲“外向型城镇化”模式形成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廉价B.土地租金低C.地理位置优越D.人口素质高
2.推动珠江三角洲形成“知识源导向”城镇化模式的措施有(     
①提高劳动力素质②加快第三产业发展③增加城市土地供给④建设智慧城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影响近几年广州市区的钢铁、化工、造纸、皮革等企业弱化的因素是(     
A.环境B.内部交易成本C.市场D.劳动力

3 . 安徽省地处中部地区,城镇化整体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大。近年来,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差异也在不断扩大,生态环境质量在不断下降。下图为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B.经济C.资源D.科技
2.针对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较低地区产生的生态质量下降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B.吸引农村人口工厂“就业”
C.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D.制定工业全部搬出城区
2021-12-08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解密09 人口与城市 (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

4 .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甲乙丙丁四国分别为(     
A.中国、印度、英国、巴西B.印度、中国、英国、巴西
C.中国、印度、巴西、英国D.中国、巴西、英国、印度
2.关于丙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B.城市中心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D.目前出现郊区城市化
2021-11-23更新 | 410次组卷 | 9卷引用:解密08 城镇与乡村(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

5 . 有学者将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26个城市依据其空间位置,划分成沿海地区、沿江(长江及支流)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城市,并用“两城市首位度”来分析城市所在区域的发展情况。两城市首位度=区域内首位城市(人口规模最大)的人口数/周边城市(人口规模第二)的人口数。下图为2001-2013年不同地区的平均“两城市首位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分别属于沿海地区、沿江地区、内陆地区的城市组合为(     
A.厦门、武汉、西安B.海口、重庆、南京
C.杭州、沈阳、郑州D.合肥、长沙、昆明
2.据图判断正确的说法(     
A.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较其他地区低
B.沿江地区首位城市吸引劳动力数量最多
C.沿江地区城市所在区域的发展较为均衡
D.内陆地区城市所在区域的发展差距扩大
3.为降低区域的“两城市首位度”,最合理的措施是(     
A.降低首位城市落户门槛
B.完善城市间的交通联系
C.大力发展首位城市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D.加强周边城市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2021-11-08更新 | 53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8 城市-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最新模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第4期)

6 . 下表为浙江、西藏、河南、黑龙江四省区2019年的人口与产业相关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65岁及以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镇化(%)
-1.0113.8025.449.560.90
4.9913.2740.955.872.17
4.1813.4941.648.763.89
10.145.6742.050.135.73

1.甲、乙、丙、丁依次是(     
A.浙江、黑龙江、西藏、河南B.西藏、河南、浙江、黑龙江
C.黑龙江、浙江、河南、西藏D.河南、西藏、黑龙江、浙江
2.丁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水平高B.妇女生育意愿强C.人口总量少D.老龄人口数量多
2021-11-05更新 | 561次组卷 | 5卷引用:重难点07 城镇与乡村-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

7 . 以城市人口比重和用地面积为衡量指标的城市化过程分别称为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用相对发展度表示两者的比值,用协调发展度表示二者发展的协调性。下图示意浙江省四地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相对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1~2011年,四地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     
A.人口城市化均快于土地城市化B.人口城市化均慢于土地城市化
C.二者差值均在缩小D.二者协调性均在增加
2.当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相对发展度过小时易出现(     
A.城市建设过剩,造成资源浪费B.城市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
C.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活力增加D.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2021-10-26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频考点26 城市化及其影响-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8 . 城镇化水平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01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山东省城镇化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下图示意2012-2018年山东、江苏、四川及全国城镇化水平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示意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城市化的推进(     
①减少了对自然界的干扰②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③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④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09更新 | 486次组卷 | 17卷引用:高频考点26 城市化及其影响-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9 .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东、南、西三面为山地丘陵,南部为赣南山区,北部为鄱阳湖平原,地势总体南高北低。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发展较快,但城镇化水平长期低于全国水平。下图为江西省2008年与2017年城镇化空间分布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西省城镇化水平长期低于全国水平,根本原因是(     
A.人口数量少B.乡镇企业数量多
C.地形条件复杂D.农业区位好
2.与江西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A.行政因素B.地形条件C.工业化水平D.气候差异
3.江西省今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     
A.扩大大城市规模B.均衡城镇的分布
C.注重发展新型城镇D.迅速增加城镇人口
2021-09-11更新 | 27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7城市-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学霸纠错(全国通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全域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城市(中心城镇)发展以产业集聚为动力,乡村振兴以生态建设为依托。全域城市化依托产业发展、人口迁移和制度变革来实现,主要在发达地区推行实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我国适宜推行全域城市化的省级行政区是(     
A.浙江B.黑龙江C.云南D.西藏
2.推行全域城市化能够(     
A.快速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B.提高乡村的工业化水平
C.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D.解决城市土地供应不足问题
2021-08-01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考复习 第九单元 城市与城市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