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7 道试题

1 . 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3.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的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2018-12-05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化专题训练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世界部分国家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二 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

(1)对照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可以发现目前日本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    时期,未来发展趋势是                ;印度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      时期,未来发展趋势是。

(2)请根据材料二的数据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发展合理吗?说出你的理由。

(3)试分析近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的差异和原因。

2018-11-3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城市化

3 . 读下图“一带一路倡议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陆上“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___省西安市,在气候类型上属_________________气候。下列四幅农作物景观图在起点城市附近最可能拍摄到的是___________(选择填空),导致“丝绸之路”沿线农业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

(2)“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加强道路联通,除利用现有的亚欧第二铁路大陆桥外,还与中亚、西亚地区共同发展铁路运输网,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海上丝绸之路”向西进入印度洋之前,沿线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是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

(4)图中“海上丝绸之路”终点处于_________气候区,它与同纬度季风气候在气候特点方面的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

2018-11-07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地域联系方式与区位

4 . 下图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比较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差异。

(2)据图分析2010年之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原因。

(3)描述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特点。

5 . 城镇化率指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指拥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读我国城市化进程表,完成下面小题。



1.2002—2012年,我国       (  )
A.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
B.城镇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
C.人口城镇化慢于人口市民化
D.进城务工人员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
2.表格中数据反映的突出问题是       (  )
A.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城镇人口增长过快
D.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3.为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兴建卫星城镇,增加城市人口容量
B.扩大城市用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C.调整行政区划,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加快产业发展,繁荣区域社会经济
2018-09-14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一轮复习 城市化同步训练
6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实线表示的是    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虚线表示的是    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 
(2)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迅速增加的拐点出现在    年附近,而此时发达国家却已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我们称该过程为     现象。 
(3)天津市中心城区现今仍保留有郑庄子、盐坨村、小王庄等原农村的地名,这些地名体现出的城市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018-09-13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一轮复习 城市化与城市区位同步训练
7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段是
A.1949—1955年B.1955—1965年
C.1965—1975年D.1985—2010年
2.有关我国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分布较均衡B.已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C.起步晚、发展快D.不同等级的城市发展均衡
3.目前,我国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城市面积扩大,减缓热岛效应 ②水循环过程受到干扰
③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8 . 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占全国(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国际上衡量工业化水平经常采用人均生产总值、非农增加值比重、非农就业比重和城市化率四项指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城市化率与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较图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
①城市化率与工业化水平成正比例关系 
②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到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贡献作用开始减弱 
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松弛到紧密的发展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我国的城市化特点是(  )。
A.1995年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变慢
B.中国的城市化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C.至2009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后期应该具有的均值
D.我国的城市化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中部的城市化率依次递减
9 .        国际上常用工业化结构性指标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读“2014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国际通用标准相比,我国(  )
A.a指标低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
B.b指标高是由于我国第二、三产业产值低
C.c指标低是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慢
D.尚未完成工业化
2.针对我国工业化现状,我国应该(  )
A.鼓励乡镇企业发展B.减少农业增加值
C.全面发展高科技产业D.迅速提高城市化水平
2018-08-29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 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0 . 下图是四个地区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增长趋势图,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